虔誠拜佛的母親
摘自:《人海燈》 作者:馬永芳
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燒香拜佛是她心醉神迷的事情。我剛懂事時就記得,縣城西側的香山寺一直是她心中最神聖的去處。每年菩薩生日那天,母親總要徒步叁十多裏路從老家出發,沿著曲曲彎彎的小路前去朝拜。
母親爲了這一天的朝拜可真是不容易,她總要提前幾天把平時舍不得動用的麥子從瓦缸裏舀出兩升,然後坐在院子裏細心挑揀出裏面的小石子和小坷垃,然後放進清水裏淘洗幹淨,接著用幹淨棉布吸掉麥子表面濕淋淋的水氣,再拿出去曬,曬好後她才拿去用石磨磨,母親用磨出的頭遍面粉給菩薩叁皇姑炸出幹果子。在那貧寒的年代裏,母親傾其所有的誠心,也只能給菩薩獻上那樣的供品。
期間,母親還要再籌集兩元錢去買點香和裱紙。那個年代裏,香是一些人家私下在家偷做的,還比較容易買到,可那些軟綿綿的黃紙就不是常常能買到,一旦附近的供銷社裏沒有賣的,母親就要到更遠一些的集鎮上去買,往往要跑好幾個地方才買到。一切都准備就緒的時候,母親臉上彌漫出來的欣慰往往十分惬意。
出發的那天,母親總是起得特別早,大約是淩晨叁四點鍾。她先會給我們做好早飯,然後穿上自己做的新布鞋,和她的同伴們一道在茫茫的夜色裏上路了。她們要在中午之前趕到香山寺,先在那裏燒完香做完佛事,再找個樹蔭坐下來吃幹糧喝涼水,填飽了肚子後就匆匆返程。回到家時往往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鍾了。母親腳上每次都會磨出好幾個大泡,累得好幾天都緩不過勁來,但她每次回來都會喜形于色地給左鄰右舍的大娘大嬸們講自己的燒香拜佛之行,講她的所見所聞,仿佛自己見到了真神似的。而在一旁谛聽的我,內心卻在暗暗發誓:等我長大了一定掙錢買輛自行車,那樣我就可以騎車帶著母親去燒香拜佛了,再也不想讓她飽受那長途跋涉之苦!
我大學畢業回到了故鄉小城,工作穩定後我就想,以後母親再拜佛,我這裏就是她老人家的輕松一站了。可沒想到農村生活早已不同過去,母親現在去燒香總是和她的同伴們合租一輛車,早上七八點鍾出發,十點左右趕到,燒完香拜完佛返回家還不影響吃午飯。我說出了我的想法,母親堅守燒香拜佛要心誠,得直來直去,中途不能拐彎。所以這些年來她雖然每年都到香山寺燒香,可一次也沒到城裏我的家裏住過。一來二去,我居然漸漸地把母親熱心拜佛的事給淡忘了。
去年春節,母親突然提出讓我多給她一點錢,這使我多少感到有些奇怪,母親是從來不主動向我要錢的,而事實上除了我,母親還悄悄向我的哥哥姐姐也多要了一些錢。一個月後我才獲悉,原來母親她和她的佛友們一道,竟然千裏迢迢朝拜南海觀音去了。
我聽了之後,心裏很不是滋味,當天我就趕回老家抱怨母親說,你們一個大字不識,一次遠門都沒出過,身體又那麼虛弱,去那麼遠的地方來回路上得熬好幾天幾夜,你說你這樣做讓我們兒女的心往哪裏放啊?
母親卻興致勃勃地告訴我說,南海的菩薩好高好大,那裏人山人海,還有人坐著飛機去燒香呢……接著她又告訴我說她們還去了上海、南京,在那裏遊玩了好多風景名勝……母親說話時流溢出的眉飛色舞的喜悅,讓我感覺她像是回到了天真的童年時代。
看著母親帶回來的旅遊照片,再欣賞她那一臉的高興勁兒,蓦然回首,我想起了多少年來她爲燒香拜佛所曆經的風風雨雨和種種辛苦,心頭不禁一陣酸楚。我想我該抽出些時間陪她出去走走,到更遼闊更高遠的地方去幫她尋找生活和生命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