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七天 欣往西方厭離娑婆
阿彌陀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
乃至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蒙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就知道,念佛念到一心
不亂,非常地重要。如果念到一心不亂,可以說得到念佛叁昧。
蕅益大師作彌陀要解,彌陀要解上說,上根人一天可以得一心不亂。鈍根人七 天可以得一心不亂;上根人能保持七天一心不亂,鈍根人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心不亂 。大家打佛七,念到這個程度,就算你有成就了。
其實,一心不亂的涵義,很深很細。一心想念阿彌陀佛,願見阿彌陀佛,自然 欣往西方;不被六塵緣影所亂,自然就是厭離娑婆。凡夫修一心不亂,就要從「欣 往西方、厭離娑婆」著手。欣往西方,合乎于道滅二谛,厭離娑婆就合乎于苦集二 谛。所以求一心不亂,叫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大家不要認爲這個樣子是著相 。欣往西方,厭離娑婆,實在就是行依小學的作爲。
根據佛所說的經,一心不亂有很多層次,彌陀要解僅僅根據阿彌陀經七天念佛 而說。別的經又說十念往生、叁念往生、一念往生。往生自然須要一心不亂,十念 、叁念、一念一心不亂,它約臨命終時最後一念而說。臨命終時最後十念一心不亂 ,即得往生;如果不能十念,臨命終時,最後叁念一心不亂,也得往生;必要的時 候,一念也得往生。我們就知道,如果不得一心不亂,不能往生。不得一心,不往 生,不欣往西方;被六塵緣影所亂,不能厭離娑婆。
大家不要認爲一心不亂特別難,當然是,要時間久了,一生一心不亂,那很難 。說起來,衆生皆有一心不亂,不過在衆生的時候,一心不亂非常羸劣。在衆生位 上,一心不亂就是率爾心,這個時候,沒有尋求、沒有決定、沒有染淨。短暫時間 可以的,如果時間長久,一定有尋求、決定、染淨。
一心欣往西方,就是往生的心切;不被六塵緣影所亂,就是死離娑婆的心切。 所以念佛人要「生死心切」。生心切,就是往生的心切;死心切,就是厭離娑婆的 心切。所以大家不要對娑婆生貪戀心,也不要執著理而誤事。認爲:「生死心切, 好象是著相。佛說無生,我們爲什麼說生的心切呢?佛說無滅,我們爲什麼說死的 心切呢?」不生不滅那是約真谛說,真谛隨緣就是俗谛,俗谛就有生有滅。從俗谛 會到真谛,叫生而無生、滅而無滅;從真谛會到俗谛,無生而生、無滅而滅。大家 千萬不可執理廢事,高深的理論,你可以不懂,念佛的時候,生死心切,你應該知 道。
小乘固然說四谛──「苦集滅道,苦集滅道雖然是小乘修,我們行依小學。小 乘和大乘沒有分別的。四谛法就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六度。怎麼知道呢?佛 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說實相法,聲聞乘把它聽成苦集滅道,緣覺乘 把它聽成十二因緣,大乘人把它解爲六度。唯有佛知道,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 實相無相,是真谛;實相無不相,就不妨礙有四谛、十二因緣、六度。
今天佛七第七天,大家打完佛七就要回家了。要想修一心不亂的辦法,就要長 久念佛,多念佛。盡此一報身,求生極樂國。長時間念佛是按無量壽經所說,一念 叁念十念七天念佛是其它的經所說。不管它一念、叁念、十念、一天、七天、一生 ,只要一心不亂就是一樣。可是要知道,一念、叁念、十念一心不亂,是從長久念 佛來的。如果長時間念佛,慢慢地一定可以得到一心不亂。要得一心不亂,必須欣 往西方厭離娑婆。所以大家回家以後要長時念佛,這就是修習念佛叁昧。
大家千萬不可貪戀娑婆。我本來還想再講幾句話,可是沒有力氣了。
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