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放生:走出盲目放生的誤區
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法師:作爲佛教慈悲的行爲,放生不可非議 ,但現實中的放生又存在很多不理性,比如說過分強調做功德,認爲放得越多就越好。其實,佛教提倡中道,恰到好處就是好,放生不應該訂多少去放,你去訂,他就去殺。現在有很多極端的行爲,第一他不懂,于是就會極端。放生是一種慈悲行爲,我們要尊重生命,放生對環保是有好處的。
放生是一個善舉,是一個了不起的好事,但是要把好事做好,必須有智慧。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有人在北京附近的山上放生家養的狐狸和野雞。這些家養的動物在野外連跑也不知道,被當地老百姓拿著棍子,一一打死。這件事對我的信仰是一個傷害。我們不能僅僅想做好事,而不考慮做好事的結果。也有一些人說,反正我放生了,別人怎樣我不管,這是不負責任的,終究要把一件好事做好,那才叫好事,如果做好事有後遺症,那就不是好事。所以,我們提倡理性放生。
有些放生行爲存在利益操控,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記得有一年冬天,一個朋友說在極樂寺江邊有打橫幅放生的,結果碰巧那幾天極樂寺在誦經,一個僧人都沒有出去,放生草草收場。那麼爲什麼打著極樂寺的招牌去放生呢?這就是騙人,因爲打了寺廟的招牌很多人都會往他那裏放錢,參與放生。這雖然是一個慣用的騙術,是一種社會問題,我們也要想好怎麼面對,正面引導信衆的善心,不至于被別有用心的騙子利用。
五臺山佛母洞住持悲月法師:放生是中國佛教優良傳統,許多寺院建有放生池供人放生魚類衆生,放生令人身心愉悅,心情大好,種種福德利益不可限量。相比過去人放生,現代放生活動有兩個明顯特點:
一是突破本地區域特征。過去人放生,因爲交通條件限製,多于本區域內放生,不會破壞本地原有的生態平衡,放生對象適應本地生活環境,成活率高。現代社會交通迅捷方便,可供放生的生物種類繁多,在一些都市,幾千公裏外的生命無論熱帶的、歐洲的都可以在當地某些地點買到。現代放生很大程度上突破了過去本區域內放生的特性。
如果不了解放生對象的生活習性,將熱帶魚類放生于溫帶,將海洋魚類放生淡水河流,放生魚類很難適應新環境,多數死亡;有些攻擊性強的動物,如食人魚,如果不選擇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隨意放生,就可能破壞放生地原有的生物鏈,造成某種生態失衡,失去放生護生的本懷。
二是規模化特征。過去人放生多數基于個體的隨緣隨時救急放生,即使有組織放生,因條件限製規模也不大。現代社會借助于交通及社交網絡的迅捷性,很方便組織大規模的放生活動,容易引起一些新問題,比如預訂放生等。(有些規模大的放生活動,向商家預訂放生種類數量,而産生本末倒置現象,因爲預訂,商家才組織抓捕動物供您“放生”,這不是“放生”,是“害生”了。)
放生貴在護生,需要如法放生、智慧放生。一是放生地點的選擇。放生盡量選擇遠離人群,能保障動物安全存活的地點,了解放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選擇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不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二要隨緣隨時如法放生,絕不預訂。放生是爲救命、解困、培養慈悲大愛,隨緣平等的如法放生,才能獲大受益。預訂動物“放生”是鼓勵和支持商家抓捕動物,來滿足自己表面的“放生形式”而使動物遭受實際的抓捕囚禁之苦難,不僅無功,反而有過。
叁是不過分注重形式,給放生動物聽聞佛法,授叁皈依,雖是放生不可缺少的程序,但儀軌不易太長,增加放生動物被拘禁的苦難時間和死亡幾率。放生是培養慈悲心的最好形式,慈愛一切衆生,在放生小動物的同時,也要關懷人,許多困難的人也需要我們的慈悲,幫助需要關懷的人,給他們力所能及的慈悲幫助,平等行慈。
普陀山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門肅法師:放生本身是件好事,符合佛教的精神。在佛經中也有記載放生的功德以及放生的意義。放生就是尊重其他動物生命,也滋養我們自身慈悲心。然而,近年來放生卻成了佛門中不得不引起重視的話題,這個問題不在放生本身而在于對放生的理念誤解與不當的操作行爲。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過分追求功德,對環境與生態缺乏保護意識,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生物鏈。二是盲目地亂放生,比如淡水魚放生海裏,旱地龜放水裏,等等,對動物習性缺乏認識。叁是偏執宗教狂熱,把放生誤當做修行的全部。四是虛榮心與商業利益作祟,好大喜功利用放生形成商業利益。知了、麻雀本來很自由,由于我們要放生它,造成大量捕捉它們的行爲。
智慧地引導放生,放生從護生做起,提倡素食不食衆生肉,我們不去傷害動物,不斷取它生命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放生。我們不能這邊食盡天下可食之物那邊又去花錢買放,用于贖罪消災。素食是對動物的慈善,你無食它之心,它無害你之意。一個素食的人充滿祥和。素食是對地球的慈善,肉食極度消耗資源,給海洋、森林環境造成生物鏈破壞。素食是對自己的慈善,常言病從口入,很多疾病都是過多食動物之肉不能消化而引起的。
放生要走出誤區,寺院是僧侶修行道場,非放生場所,不能把貓狗雞鴨各類動物放生寺院,破壞清淨莊嚴伽藍之地。寺院雖有放生池但也不能不看池中物,造成魚滿爲患。更不能單一物種放生一個地方釀造成蛇山龜島,破壞生態。
我們談目前放生出現問題,不能否認放生的正面意義,放生是給其他動物再生機會。當我們力所能及購買某種動物歸放于山野河流中讓它們回到它們的生存環境中,這還是應該鼓勵的。真心希望這種放生善舉有智慧的引導,做得更好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