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何謂助念

  何謂助念

  「助念」是佛教特有的一種善終儀式

  能讓臨終者或過世不久的人

  解脫身心靈痛苦,得到圓滿安樂的歸宿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佛經上說:人死後四十九日內,將依生前善念惡業的不同,分別轉生到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身不由己,不斷隨業流轉于六道中,而無法解脫生死輪回的桎梏。但若能在臨命終時到四十九日之內,心心念佛,便能感通佛心,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不再輪回,得到恒久的安樂。

  在人臨命終八至十二小時內,是決定上升或下墮的最重要關鍵時刻。此時,亡者神識(靈魂)正要脫離肉體,會感受到如生龜脫殼般的痛苦,在四大分離、身心衆苦交煎、恐懼迷惑的狀態下,單靠亡者一個人,很難掌握心念念佛。且此時對遺體有任何輕微碰觸、搬動、洗身甚至送入冰庫,均會使他如置身地獄一般痛苦,不但無法繼續念佛,還很容易起嗔恨心,而下墮叁惡道。因此,應在此時亡者尚有聽覺時,禮請佛教大德,爲其開導,放下「執著」(放下世間的一切),給予「希望」(祈願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並且讓他有所「依」(帶領家人,在其身旁唱誦佛號),令其眼觀佛像、耳聞佛號、心念淨土,便能助其提起「正念」,一心念持佛號,莊嚴且安詳地往生極樂世界,永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得到生命最圓滿安樂的歸宿。

  ●助念方式,依其舍報時間及性質之不同,可分爲叁種:

  一、臨終即開始之助念:

  即舍報前最後一念之助念。此種助念方式,應在臨終征兆出現時,即開始爲他開導,並念誦佛號不斷,直到他舍報後八小時至十二小時。此爲最佳之助念方式,因亡者可最直接、最快速、最穩當的往生。但因臨終征兆出現至真正舍報之時間不定,有的甚至數天之久,故人力上或有不繼。但家屬若真愛亡者,當以恒心毅力,排班輪流助念,忍自己數日的辛勞,換取亡者永恒的安樂。

  二、舍報後八小時(乃至十二小時)以內進行之助念:

  此種助念,乃因人舍報時,外息既盡,看似斷氣,但實則內息尚存,神識(靈魂)還在體內,尚未脫離。神識脫離肉體的時間,並不一定,通常大約會維持八小時左右,甚至十二小時。在神識尚未離開肉體之前,爲他助念,亡者雖然身體已失去作用能力,但神識知覺仍在,仍能聽到開導與佛號,依之生起正念,隨著大衆念佛,仍可往生。

  叁、中陰期間的助念:

  即舍報後叁天半之後至四十九天之間。亡者若沒有把握舍報一念往生淨土,則當神識脫離色身之後,會有叁天半的時間,處于昏迷狀態。叁天半後,神識複蘇,即是中陰身。中陰身在四十九天之內,會隨過去世的業力因緣,再投生于六道之中。在未投生之前,中陰期間會有文武百尊現前接引,亦有種種業力顯現之恐怖境相逼迫。所以此時助念,應指導亡者辨明各種境相,投入文武百尊之強烈佛光,或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此叁種助念方式,以臨終至舍報後期間,幫助亡者把握此生最後一念之助念最爲重要,成效亦最佳;而最好是由臨終之前,能持續助念到舍報後八小時。若不能在臨終前即勸亡者發願往生極樂,並爲他臨終前助念,也應做舍報後八小時至十二小時的助念。如果因緣都不具足,無法在舍報時助念,則應在舍報後叁天半之後的中陰期間,由家屬依《夢幻生死》(即《中陰聞度法》),每日爲亡者開導指引,令于中陰期間得度解脫。在亡者去世後四十九天之內,千萬不要殺生或以葷食祭拜他,以免增加亡者的惡緣牽纏。家人最好吃素,爲亡者多多念佛,或以亡者的名義印經,做種種功德,並且不要有不好的言行。若能請高明的法師爲亡者舉行超度則更佳,如此,亡者若已往生,則可蓮品增上,若尚未往生,亦可不墮惡道,或仗此功德往生。

  ●關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由來: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世界,也有無量無數的佛在教化衆生。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那裏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在救度十方無量世界的衆生,凡是有衆生聽到他的名號,真心相信他,至誠發願要生到極樂世界,一心持念他的名號,並做種種善行,不造惡業,則在臨終舍報時,阿彌陀佛一定前來接引他的靈魂,往生到極樂淨土。往生到淨土裏,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老死,沒有貧病,只有純淨永恒不變的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