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七課(十)何謂密咒
【所謂密咒,梵語幔紮,譯爲救識,以密咒殊勝方便智慧救護意識分別念,故稱爲密咒。】
所謂密咒,用梵語來說,叫幔紮,譯義爲救識,就是以密咒殊勝方便智慧,來救護意識分別念,斷除煩惱。
我們平常都在念誦蓮花生大師心咒、觀音菩薩心咒、金剛薩埵心咒等各式各樣的心咒,反觀自心,我們現前修行的密咒,是否起到了救識之作用?前幾天講過,修行是否有功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觀待。
一方面,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由于長時間行持善法的緣故,無意識中貪嗔癡煩惱越來越少,性格越來越調柔。現前有很多人對我說,他的脾氣沒有以前那麼粗暴了,和自己的家人相處越來越和諧。往昔見到他人,雖然沒有視爲怨敵,但心中也沒有親切友善的感覺,如今看見一切,都覺得非常親切。這就是貪嗔癡煩惱逐漸減少的表現。
另一方面,作爲一個凡夫,即便呈現一些煩惱減少的功德,但難免還會産生掉舉和昏沈,甚至産生一些不和諧的思想等,這也很正常。但是,第一時間你知道它的過錯,不會繼續往下發展。這是有意識地對治煩惱。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應該做到這兩點,而不僅僅是口裏會念誦幾個咒語,打坐能安住幾個小時。
無論你念誦的是咒語還是經文,若沒有救護自己的分別意識,那麼所做的一切,只能說明你識字而已,對成辦解脫已經起不了什麼作用。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曰:“自心與法若未融契,僅具道貌之形相,則無實義可談,”以及“自心與法不相融合,則無法調順煩惱怨敵。”
有很多修行者認爲自己念誦的咒語非常殊勝,因爲是在修行期間,文殊菩薩親自降臨賜予的,或者在光明境界中谒見普賢王如來時,普賢王如來親自賜予的等等。但是,念誦這些咒語若沒有起到救識的作用,這個咒語已經不叫做密咒了,因爲密咒的真實含義,是救護自己的意識,斷除貪嗔癡煩惱。所以我們平常無論是念誦還是做事情,都要時時關注自己的內心。尤其修學密宗的弟子,在懂得這些道理之後,更要如實造行。
我們在講很多關于密法的教言時說過,念誦是成辦解脫的方便之一。著重方便並不是一種教條,也不是我們這個傳承必須如此,而是由于我們是次第根機,現前不得不依靠不了義便智雙運,來成辦了義便智雙運。薩迦班智達曰:“以方便爲次要,智慧爲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谛矣!”爲了避免這樣的過失,我們初次修法期間,必須重視方便,而且在行持方便的過程中,必須起到救識的作用。
救識的方法可以支分很多種。從小乘十八部乃至無上竅訣大圓滿,都在講解救識。小乘以斷除來救護,大乘用轉變來救護,密宗用運用來救護。我們作爲密宗弟子,座下能運用是很難做到的,但座上應盡可能往這方面發展,否則怎麼也體現不出密宗的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