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教提倡出世,儒教提倡入世,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財富,儒教追求現實的東西。您如何評價儒教?
答:如你所說,佛教對出世確實講得比較多。由于今天的場合比較特殊,所以,我主要是以入世理念來講佛法的。如果完全講出世的道理,比如空性的概念、菩提心的修法,各位不一定能接受。
其實,儒教並非完全不重視精神財富,古代的大儒都是內在修煉極爲圓滿的賢哲,不過相對于佛教,儒教偏重于現世的關懷。我們知道,儒教更多的是講如何爲人處世,如何孝順父母,而對于來世的解脫和度化一切衆生,並沒有深入剖析。
當然,不管儒教還是佛教,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都值得我們學習。南懷瑾說過:“從曆史的經驗看,只有儒釋道結合起來,才能給中國人帶來全面的提升。如果儒釋道缺少其一,就不會圓滿。”我個人對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平時看書也偏重看古人的書。希望大家也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從老祖宗的智慧中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