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一定要打坐嗎?
禅,並不一定要靜坐。一般人的觀念認爲禅坐就是「坐」,因此害怕來參加禅修活動,怕自己的腿不夠熟練,坐不下去。其實真正的參禅,也不是光靠用腿坐的,行、住、坐、臥,皆可參禅。所以《六祖壇經》說:「此門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又說:「有人教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六祖是主張:「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所以我們沒有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靜坐的修行過程; 六祖以後的第二代懷讓禅師,看到第叁代馬祖道一禅師打坐的時候,還說了個比喻:「坐禅得成佛,豈非磨磚能做鏡?」
不過,從許多禅學記載中,我們看到許多禅宗的祖師們也要打坐的。 在馬祖的弟子百丈所立的《清規》中 也有「坐禅既久」的記載,只不過不重視打坐,而是把日常生活裏的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動作,都認爲就是修行。
參禅的重點雖不在「坐」,但以人體的結構、重心看,仍以「打坐」較爲舒服、合適並且持久。
由于一般人無法把心靜下來,就是能夠安靜,也很難經常安定,所以仍須靜坐。 也可以說禅悟並不一定要靜坐,但靜坐的定力有助禅悟,不過僅僅是靜坐,也無法獲得禅悟。
參考自: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教禅坐》及《禅與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