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何謂「止觀」?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歸納起來,不外是「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觀」是觀照心念的動靜狀態,在同一個焦點上不斷地反複地止與觀,便能定心安心。換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觀」。
●從修禅的過程和目的來講,止觀必須並用,最初收攝散心,系止于一境,但僅僅止于一境也不行,止的目的是要再起智慧觀照,擴大心性,然後再止下來,再起觀照,這樣止了又觀,觀了又止,猶如攀登樓梯,往上爬一層,再停一停,往上爬是觀,停下來是止,假如你停止不動,那你不能進步,必須止觀並用,才能工夫日漸進步,而達到止觀不二,這才是大乘禅的目的。
●從對治的效果來講,修止觀在對治我們散亂和昏沈的毛病。初修禅定的人,普遍遇到的兩大困難就是散亂和昏沈。首先面臨的是心境的浮動散亂,再來是模糊昏沈,修觀可以對治昏沈,修止對治散亂。當漸漸克服了散亂心和昏沈心,便可以漸漸達到止觀雙運、定慧圓明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