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寂靜的心語(四)

  寂靜的心語

  ◎因爲我們生命中有問題,所以我們才學習,我們才成長。當問題解決的時候,我們已經超過生命中所有的人,問題讓我們更有力量,這就是煩惱即菩提。問題在利益我們,只是我們在逃避。

  ◎人的苦其實並非來自外在,而是來自內在,來自內在的抗拒。人只要學會接受,就找到了安詳!好多人的一生中都曾有過一段泥濘的道路,但只要接受,只要相信,只要向佛祈禱,會很快走出來的。如果用積極的心態去走,還是一種曆練、一種經曆、一種成長,一種對生命虧欠的償還,一種對生命缺陷的修複。

  ◎對于生命,一切的美好都從心靈的淨土而生,而一切的苦惱苦難都從心靈的穢土而生。但,穢土,是未來的淨土,汙泥也會長出蓮花。生命重在選擇,生命重在轉化。生命,與旅途一樣,是一種經曆,不是目的。覺醒,像時間一樣,是一個過程,沒有終點。

  ◎【到底是誰的桃子?】一天我去一位居士家,他拿出幾個桃子給我吃。我問,這是誰的桃子?他有點奇怪,說『是我買的!』我說『這是我的桃子!』他更不解了,愕然地望著我……。要知道:生命就像銀行,沒有白白的得到,也沒有白白的付出。錢可以白拿別人的,東西可以白吃別人的,但福報一定是消耗自己的!

  ◎人有叁種形象:一是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二是自己在老天(神)心中的形象,叁是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人的命運取決于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自卑就是形象不好産生的。人的成就、奇迹取決于自己在老天心中的形象。人的關系、人脈與影響取決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因此形象比知識、文憑與手段更重要。

  ◎客戶表面是在購買産品,其實不是,是在買他心中的需求與價值。也就是說在買他內心的喜悅、滿足、愛與希望這種終極消費品。一個産品的這種終極消費品越多,顧客的購買力就越強。所以,任何産品(包括教育與宗教)的推廣,都必須首先了解顧客(衆生)的表象需求、附加需求、潛在需求和人性的深層需求。

  ◎其實,商業已經是一種“宗教”,姑且稱它“商教”,企業家就是傳教士,顧客就是信徒。如果企業家開悟了,那麼“商教”就是正教,利國利民;如果企業家迷惑了,那麼“商教”就會變成“邪教”,禍國殃民。

  ◎普通人只知追求寬度——更多的名利、更多的學問、更大的影響,猶如深入原始森林,越寬越迷失。智慧的人向往高度——更多的愛心、更高的境界、更加的覺醒,就像登高望遠,越高越了然。

  ◎買股票其本質是在買希望。一個人、一件事之所以有人支持,那是因爲支持的人在自己的心中看到了希望。無論慈善還是商業,究其本質都在追求希望、收購希望。因此,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與物質,而是希望!那些能給別人、給國家、給人類帶來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此外都是喬裝打扮的乞丐。

  ◎當愚癡走進知識就變成了聰明,當聰明走出知識就變成了智慧。在這個信息時代與網絡時代,知識、知見、教條就如一張張無形的蜘蛛網,隨處等待著翩翩飛舞的心靈蝴蝶,並將它們殺死。因此,通過減少閱讀、放空大腦、進入生命體驗來打碎陳舊固有的知識,是人人需要的解脫,也是智慧的一大來源。

  ◎貧窮不是因爲沒有物質,貧窮是因爲沒有精神。知識學問地位名聲不代表前途,精神境界才是人生永遠的希望。名利是速度,是一種看得見的動能;境界是高度,是一種看不見的勢能。心在什麼境界,人就在什麼世界。

  ◎造惡業了咋辦?假如有人不小心把墨水弄到衣服上了,他應該立刻用水清洗,然後盡快找到洗衣店,十分鍾後就解決了。我們一生也會難免犯錯,那就先立刻忏悔,然後把事件交給最最具有淨化力量的阿彌陀佛去處理,我們在一邊念佛報恩就可以了,在百聲千聲的佛號後,罪過就被徹底清除了。

  ◎一件純白的衣服,每個人都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它。一但被弄得有些髒了,我們就不太在乎它再髒一些,以致越來越髒⋯⋯生命何嘗不是如此,若不清洗和淨化,生命就會失去珍貴,我們也就不再珍惜,任它墮落⋯。讓我們用佛法清洗一下心靈吧,回歸純淨高潔,生命才會珍貴,才會美麗綻放!

  ◎因緣不可思議,因緣改變命運。因緣是在不斷地呼喚、祈禱與努力下,感召而來的上天的恩典。

  ◎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不是政權、學問與金錢,而是愛,那遍布宇宙、藏于心靈卻又被假象遮擋的愛。

  ◎要知道什麼是偉大,不是幹一番所謂外面的大事業,是心中有沒有偉大,心中有沒有純淨。

  ◎肉眼看見黑暗,慧眼照見光明;

  肉眼看見絕望,慧眼照見希望;

  肉眼看見現象、假象,慧眼照見真相、實相。

  

  ◎以佛智慧照見之,一切問題其實不是問題,是上天逼迫我們改變和成長的一種手段,是給我們追求真理與智慧的一個機會,是把我們帶向光明的一個黑暗隧道。所以,當我們堅定地依靠佛的智慧,祈禱、尋找、堅持、前行……,相信會在不久的一天,看到問題變成了歡喜,煩惱原是菩提,汙泥能生蓮花,苦難本是恩典。

  ◎一個真正的信仰者,他的願力超越高山,他的心量包容虛空;他的慈悲深于海洋,他的智慧明于月宮;他的生命像花朵,他的活力像蛟龍;他的愛猶如清泉,他的情猶如春風……

  ◎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變的是衆生,不變的是佛。因此知道,衆生是現象,佛是本質。在一切看得見的變化後面,總存一個看不見的不變在支撐。

  ◎佛法,不是我們大腦知道了什麼,而是我們內心悟到了什麼;

  智慧,不是我們肉眼看見了什麼,而是我們慧眼照見了什麼;

  境界,不是我們外在做到了什麼,而是我們靈魂發生了什麼。

  ◎爲什麼我們說要修心?因爲心中的一切就是外面的一切;外面的一切反應了我們心中的一切。世界只是心的鏡子。比如說你看到一個人,這個人笑了,他就是一面你心靈鏡子,他的笑說明你的心靈很美麗。如果你見到一個人皺著眉頭煩你,他也是心靈的鏡子,他照出的是你心靈的不淨。

  ◎如果我不能成爲別人的福田,那就讓他成爲我的福田。在一切處,一切關系中,決不浪費資源。

  ◎你不用急著去改變自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