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身佛了嘛!法身要顯現才好,“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嘛!我們迷了就是衆生;覺悟、直心是道場,或者是清醒不昧,不抽香煙,不用速賜康,我們就是在覺悟中,就不是迷,就是清淨法身佛呀!和佛平等、平等。
進一步呢?不戴香華鬘、不香塗身。我們清淨法身佛那有戴香華鬘、香塗身!我們要是自己不曉得,好比我們看見印光大師和虛雲老和尚兩個人,在那邊像抹點什麼發蠟,抹點什麼膏喔,又抹點什麼香的,就覺得不大對勁!所以,我們不戴香華鬘、不香塗身。以至于走路就正正堂堂的、安安穩穩的走,不歌舞倡伎,扭扭捏捏地、又跳又蹦亂跳,就是清淨法身佛嘛!我們活蹦亂跳地,戴華鬘香塗身,就是認錯了自己了。清淨法身,清淨本然的法性,這是我們本有的,這叫法身。我們戴香華鬘塗身、歌舞倡伎,就失去本真了,所以,佛製這個戒。要想著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一定要從這上戒,再破身見。戴香華鬘、香塗身,增加我們的身見執著,衣服作的稍稍不合身,那都不行哪,尺寸都是怎麼樣,鞋又是什麼樣的鞋....種種,這個執著就多了,增加身見。有身見就增加邪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這些見以身見爲第一。再是破惑證初果,破思惑才能證四果,見思破了、塵沙破了、無明破了,就清淨法身佛了,和佛一樣,平等、平等。那麼佛說最初要戒戴香華鬘、香塗身,歌舞倡伎。當年我有個戒兄,四十五年前,在北平,晚間大家都打坐,這個戒兄傻哩呱叽的,坐著坐著就著麼扭啊!扭啊!扭!我看他:咦?這是怎麼回事呢?都是初參,也不該我管,老參師父就叫他的法名,他一看!“趕快躺下睡覺!”把小舌頭一伸,就躺下來。第二天,早齋以後就問起來了,說是隔壁不遠哪,有北平的姑娘拉著胡琴兒唱二簧,這一個音挑起來啊,又轉,又高、又低,最後一下去了,他的頭也跟著下去了,才一起腔,他的頭就起來,這樣搖啊搖!這都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清淨自性沒有這些,本來都是清淨法身佛。
不坐臥高廣大床,以前那個埃及國王,一個床鋪值八十萬美金,鑲的金子、翠啊、玉啊、珍珠、瑪瑙。我們這方呢,都是繡花枕頭,繡花被子、褥子。那麼,躺的身體呢,我們剛才吃的將來都怎樣?水分,喝的就尿,吃的就是拉,都在身體裏頭。我們晚間繡花被子,八十萬美金的床鋪,在那兒躺著,有什麼意思呢?躺在那上頭,事情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所以佛一看,戒高廣大床。叁尺、六尺的床鋪,在那打坐,念念佛,較比好啊!也是破我們的身見,不坐臥高廣大床。
第八呢?過午不食,我們晚間要是過午不食,很少去殺人的,也很少去偷人家的金錢物質,也很少去淫欲的,或者是歌舞倡伎。社會上晚間報紙說是鬼世界呀,漸漸天黑了,就開始了夜生活,都是起惑造業,都是要受苦的啦!佛就叫我們過午不食。晚上一吃飽,就想活動,看書看不下去了,拜佛也拜不下去了,膈飽脹氣的,打坐也坐不下去,所以佛陀教我們過午無食。《四十二章經》說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啊!我知道我很難,我都辦不到,可是,我很羨慕,初出家的時候,以至于做居士,也有時候想出家,也感覺著《四十二章經》佛說的太好、太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敝者,愛與欲也。”佛不叫我們吃晚飯。譬如蓮因寺的齋堂,晚間沒有叮叮當當地,或者大家在這兒吃飯。世俗不但吃飯哪,還圓桌面兒,或者弄點酒兒:“兩個人好哇!”“八匹馬呀”劃起酒拳來了,有的酒喝多一點就爭吵起來了、鬧起來了。過午不食都沒有這些。
最後就是回向,將才所修的功德,我們都回向。回向,要緊哪,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還要廣修一切相應的勝行,相應勝行就是叁昧,定功很重要。修定功漸漸得利益的人,他內心有法喜,說是法喜充滿、禅悅爲食,內心比較安定,在生活上又得利益。要對諸位居士說呢?受八關齋戒能莊嚴、清淨我們的心,心裏能喜悅,普通一般世俗人,有的過幾天就情緒不佳,憂愁、悲觀、煩悶,我們受八關齋戒,能心裏喜悅,多好!這不是金錢所能買的 。我們要是出家呢 ?依八關齋戒再修相應勝行:念佛、修定,同時就是慧,再是看經,聞慧、思慧,念佛就是修慧,定慧雙修。求成佛果,究竟福慧都圓滿,福滿慧圓稱做圓滿。“我發無二最上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這個最重要的。“爲諸衆生不請友”,不等衆生請我,我們就度化衆生,這是道業成就的時候說,我們現在要專心用功,不要亂跑,找這個朋友、那個朋友,要安心用功才好。可是我們要普皆回向呢?我們就是在山間給衆生回向,也是衆生的不請之友,他不用請我,我們的功德都給他回向。這種發心就是殊勝的菩提行,是善人所的。我依這個功德我成佛,廣利人天,“成佛世間廣利益”。我願意承這個善業故,超越苦海到彼岸。“乘”我就像乘船一樣,我乘這個善業,能到彼岸成正覺,“此世不久成正覺”。成正覺的時候要“說法饒益于世間、解脫衆生叁有苦”。欲界的衆生都有欲,生死苦很重,有苦;色界衆生修禅定想出苦,而執著色身,就有色身的苦,說是火燒初禅、水淹二禅、風刮叁禅,都有苦:無色界的衆生不知道真如自性,他修頑空、斷空,就有無色界天的苦。修了禅定而能定,不過是斷空、頑空的禅,八萬四千大劫之後也要墮落,何況還沒有那麼久。一墮落以至于從無色界天一直墮落到地獄去,因爲過去的定功沒了。他要是能在真如自性上修定,那是了生脫死的。不知道真如自性,勉強不打妄想,說是搬石壓草一樣,那不能了生脫死。所以我們修行,知道念佛的心,就是自性彌陀,自性就是真如,一心念佛。同時這一句萬德洪名阿彌陀佛,當下就是自性,就有無量光明、無量壽命,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包括一切功德,尤其能包括根本的自性,依這個修行,不是搬石壓草,而是斬草除根,根本了生脫死的。
照說這八句就是普皆回向的意思。求成佛道、此是不久成正覺,就是普皆回向的意思。之後,我們也可以將受八關齋戒的功德,另外給個人回向,或者祈禱求什麼,給父母回向,給自己的環境前途回向,以至于給大陸上的同胞回向,給我們臺灣的父老兄弟姊妹回向都可以,還有像超度亡魂,受八關齋戒都能超度。
再稍說幾句話,我們要是出家衆,觀察這個戒相,所有殺生的相、偷盜的相、非梵行的相、妄語的相,我們都沒有,飲酒、歌舞倡伎、香華鬘莊嚴其身,我們都沒有,也沒有高廣大床的相,我們都是清淨的戒相。再是我們聽說,或是看見新聞上刊載的夫婦打呀!鬧啊!吵,以至于殺,我們沒有這些,就感覺著幸福。那麼恩愛纏綿,最後呢?人生還有一死,生離死別,這我們也沒有。這樣子,我們好好的,感覺滿足歡喜,好進一步去修定慧的功夫,念佛就是定,也具足慧的意思。要是在家呢,我們在家一定都是佛化的家庭,都那麼信佛,要是真正修梵行,那才能夠說是同修,沒有梵行不夠稱同修的意思,家裏一切都很和美,都念佛,一起念佛,將來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以在家身修行,達到那個目標最好。這裏頭就是多修福德善根因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一同都能念佛,現世家庭都那麼和美,將來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那真是做同修的蓮友。
我們受了八關齋戒,過午之後,丸散膏丹、中藥西藥都可以吃,你看佛慈不慈悲呢?紅糖、白糖 、冰糖 、糖水、米糖〈米作的糖〉,麥糖〈麥作的糖〉、蜂蜜、汽水、果汁〈濾清無渣〉,姜湯、鹽水,都可以吃。可是豆漿、牛奶、糕餅、面類,說是不吃飯吃面,都不行。八關齋戒要是眼前沒有出家衆,也可以在佛前自己受,出家衆要是有定功,像廣欽老和尚,或者是印光大師,我們也可以在相前受。最好出家衆也是持八關齋戒,我們在眼前受好。那麼八關齋戒的功德呢?受八關齋戒除去殺父、殺母的罪、殺阿羅漢罪、或者挑撥是非、破和合僧的罪,不能除,五逆罪不能除,雖不能除,多少也減輕些。其他罪都能除。所以我們要想忏悔,持八關齋戒較比好。那麼居士修行證不了四果阿羅漢,可是修八關齋戒再修定慧,能證阿羅漢果,因爲那是梵行的關系。不但忏悔消災,還能增福增慧呀!要是照《觀無量壽佛經》說呢?我們受一天八關齋戒,生到極樂世界,可以生到中品中生,以至于中品上生、上品下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蓮位可以增上。現世呢?現世消災延壽,同時也是增福增慧。學生問我當兵怎麼好呢?以佛法怎麼好呢?我說你自己要修不非梵行戒,身體也好,消災延壽。要是戰爭上前線,有違犯這些戒、挨槍挨的快;轉過來要是修不非梵行呢?就是平安、吉祥,其他各種也都包含在內。那麼我們都忙,要是不看電視、不歌舞倡伎,時間就從容的多了。還有,那些事情都是迷人的,我們要是看了,跟著像歌仔戲其他種種 ,跟著唱戲的人笑我們就笑 ,跟著唱戲的人哭我們就哭,就像迷了一樣。人生就是一場戲,我們這場戲就夠了,不必另外戲中再去看戲,要提高智慧,要清醒才好。
諸上善人!痛念生死,萬德洪名提起,念去!聽!
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忏雲法師開示—防著魔
防著魔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
發心真誠
現在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和命濁,精神病太多。我們修行要發真誠心,爲佛法,不離佛法才好。如果是“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就不會著魔。
精神甯靜
世俗上所謂精神分裂,大多是這樣的:愛其人以至于屋上之鳥,恨其人以至于他屋上之鳥,恨得那麼厲害。一時愛、一時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甯靜安定,就沒有這些。我們由著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動,一貪一嗔、一憎一愛,就會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這些。
正當生活
還有,從事的職業一定要是正命。正命是正當的生活,也包括職業在內,要是不正當的生活,就差。
行善積德孝順仁厚
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陰德,不外顯出來給人家看,外面顯給人看是爲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麼作用。像倓虛大師掃廁所還不給人看。做善事、做陰德,可以消災延壽。再就是好好孝順父母,多忠厚仁義,較比好。大體上,這是在世俗上求不著魔、不得精神病的辦法。這是有關世俗方面。
貪嗔妄想
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時盡打妄想,一便貪心、淫欲心,一邊又念佛,這怕要著魔。一邊打著罪惡的妄想,而又念著萬德洪名,怕要著魔,這是貪心。其次就是嗔心,我想報仇,寫暗信,給暗箭,教他不知道,讓他吃虧受苦;這個信我怎麼編、怎麼寫,或是我怎麼報仇,這也是怕要著魔。在念佛的時候起這種心,也容易著魔。這是一貪、一嗔。
知相虛妄
還有呢?見了鬼、見了神、見了菩薩、見了佛,以爲了不起,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事實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們不著,就不至于著魔。就怕說:“喔!可了不得啰!佛來摩我的頂了!”以至于“佛對我說法了!”要是自己一著,馬上就是著魔,這個經典裏頭有說明的。還有呢?有過去世或今生死去的異性朋友來找了,或是異性的夫婦來找了,要是一認真,也會著魔。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 這個“著”(音ㄓㄨㄛˊ) 就是“著”(音 ㄓㄠˊ),“ 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離了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這就是不著。
超出人我對待
在人事上,我們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鬥角,起我相、人相對待;可是我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于我超出他們,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說就說,不可以說就不說,躲著敬而遠之。在人事上不去對待,不去糾纏。糾纏不清,也容易著魔。
不染名利五濁
再就是貪財、貪名這些事情。大家樂、飙車啊!都有點瘋狂,有點著魔!按照現在的說法,這是社會病態:按阿彌陀經最後所說,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我們認清楚了才好。
這是講到不著魔的事。
般若空觀去惱障
倘使有點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觀把那一切煩惱空去,而煩惱和佛號或持咒誦經攪在一塊,亂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較比好!
利衆積德調身心
所以要是曾經有過精神病的人,或是現在多少精神有點異狀的人,就告訴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衆的事情;有這個德行,能調身心,這樣才好。大體如此。
修行回向還冤債
還有,倘使著了魔睡不著,就吃安眠藥、鎮靜劑,睡它幾天;著魔的人大多數都不能睡。平常要是睡不好的人也怕要著魔;最好能夠睡,說睡就睡,不睡就不睡,這樣較比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長夜漫漫不能睡,時常發作,大體都是怕有冤家。一天、兩天晚上睡不著,或者是因爲喝酒、喝茶太濃厚,或者是在臨睡前有什麼事情,那就不怕。如果常常這樣鬧,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這時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但持往生咒,跟冤親債主回向:或者誦金剛經,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誦,一切不必多;地藏經十叁品,一品一品地誦,分開誦,不必太多。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陰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調好。
《忏雲法師開示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