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作用,六根,大地六變震動的表現。這個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功夫,你還要往前去努力去才可以。你們若沒有到初禅、二禅的境界,那就不能懶惰的。你懶惰生死就不能了,不能了,將來是很危險的,是個危險人物,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做一個和尚的。所以你一天懶,就是要往地獄裏鑽,你若想不到地獄去嘛!那就要勤力一點,勤加用功。
你說,哦!我一用功就覺得不舒服了,很難受的。你到地獄,那比現在還難受,那更不舒服了。你現在要想舒服,將來就不舒服;你現在要是用點苦功,將來就會舒服。所以你自己算一算這數,你要是到地獄去的時候,那就不知道多長的時間了,那無間地獄是沒有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都在那兒受罪。爲什麼到那個地方受罪去?就因爲你出家作沙彌的時候很懶的,你不用功,不學佛法,現在叫你受罪、自在自在,到地獄裏去自在。
「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這是叁禅天。前邊初禅,叫「離生喜樂地」,二禅叫「定生喜樂地」,叁禅叫「離喜妙樂地」。初禅脈停止了,二禅氣停止了,叁禅念停止了,念佛的這個念。初禅天,雖然是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已經清淨了,但還沒有光,不是沒有光,有光,但光非常的微弱。二禅天是有光了,比那清淨的更清淨了。這個也有一個粗的比較,比較什麼呢?就比較那個「地」,掃了頭一次地,掃得幹淨了,是清淨了,這比喻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樓板的地掃清淨了,沒有打臘。沒有打臘,它就沒有光。我們講這世間法,沒有打臘、沒有光;那麼你打臘有光了,這個樓板它有光了,這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是二禅天。
叁禅,這少淨天,打完臘你還要把它擦,擦它才能很光的。擦完了,或許地下也有一些個塵,或者掃把上的那些毛,都沒有清理幹淨,沒有完全收拾好,所以光是有了,但是還沒有幹淨。這叁禅天呢,幹淨了,所以叫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把地打上臘,又把它擦得光明湛亮,一點塵埃都沒有了。你不懂得天上的境界,就用樓板想一想這個道理,那就可以了。
那麼脈停住了,脈是血,屬于血脈,脈停止了,這就是清淨了。氣要是停止了,就發光了。第叁禅天呢?念停止了,你這妄念完全都停止了。初禅天雖然脈停止了,但這裏邊還有這個念,還有一念。二禅天呢,這個念也沒斷。叁禅天,這個念停止了,他不會這個念生,那個念又起,那個念生,這個念起。我們一個人在一剎那間,就有九十個生死,在每一個生死裏又有九百個念,所以在很短期間內,就有這麼多的念。但是到叁禅,這個念就斷了,念停止了,一念再不生前念、後念,後念又生後念,不生了,念也在這兒停了,這是叁禅的境界。不單脈停止了,氣停止了,連這個念都停止了,念也沒有了。你坐了一個月,也不知道是一個月,坐一年也不知道是一年,沒有一個時間性,也沒有一個空間性。
但是坐在這個地方,你入這種定,並不是死,願意回來還可以回來。你願意回來,你這念不是停止了嗎?啊!(一想起來)我怎麼在這兒打坐呢?啊!這念又生出來,又回來了。因爲叁禅的境界是連念都沒有了,所以叫「淨」。如果你有念,還不能談到淨,就好像那個塵似的。你有這個氣,也不能談到光,你這個氣停止了,你的光就現出來了。你的脈停止了,你身上才覺得清淨。你氣停止了,才有光;你念停止了,才是真正談到淨了,所以這叫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這是第叁禅天。第叁禅呢,就叫「離喜妙樂地」,把那個喜呢,又要離開,好像我們人生出歡喜心,就以爲是好的,但這個都要離開它,連歡喜都不執著了,這叫離喜妙樂地,生出妙的作用來。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酰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衆。龍衆。鬼神等衆。悉來集會。
「福生天」:怎麼叫福生天呢?因爲在這一層天的人,苦因已經盡了,樂非常住。他苦也沒有了,樂也不執著了。什麼叫「苦因已盡,樂非常住」呢?因爲在初禅天,雖然得到初禅,脈已經停止了,可是他還有苦惱。到二禅天、叁禅天,這苦惱還沒有斷。到四禅天,這福生天,「苦因已盡」,他這苦的種子,已經沒有了。可是苦的沒有了,是不是就樂呢?他也不執著于這個樂,所以叫「樂非常住」。初禅的苦惱,已經離開了。二禅的憂懸,二禅天的天人,他有一種的憂懸,這種憂愁還沒有斷。可是到這四禅,已經斷了,所以這二禅的憂懸也沒有了。
那麼什麼是苦的因呢?苦的因就是「欲」,「欲」就是苦的因。什麼是欲?就是欲念、欲望,英文叫Desires。這個欲就是一種苦的因,你若沒有欲,就沒有苦了。你若沒有淫欲心,就沒有苦因了,苦因就沒有了。到四禅天的天人就沒有淫欲心了,淫欲心斷了,所以才說「諸欲杜絕」,這一切的欲都沒有了,都斷絕了,粗重的相都滅了,所有這些個有形色、很粗的相都滅了。粗重相滅了,他就得到一種清淨的福德,這種的性,所以叫福生天,這清淨的福生出來了,就叫福生天,這是四禅天的第一個天。一般人就光知道天,你知道有多少天呢?在佛經上有六欲諸天,又有初禅叁天,二禅叁天,叁禅叁天,四禅呢?就有九天,九個天。這福生天是四禅天的第一層天,他因爲清淨的福生出來了,現前了,所以叫「福生天」。
第二叫「福愛天」:這福愛天就是 lovely , lovely 什麼呢?lovely 這個福,愛這福,所以叫福愛天,也就是愛這個福的天。這個天是
舍心圓融,勝解清淨
福無遮中,得妙隨順
「舍心圓融」:他這種舍啊,到了圓融無礙的境界上,不能舍的他也舍了,能舍的他也舍了;放不下的也放下了,放得下的更放下了,所以這叫「舍心圓融」。「勝解清淨」:勝,英文叫 victory。他得這種的勝解清淨了。「福無遮中」:他這個福不知有多大,這種沒有可遮蓋住的福,超出天地之外。「得妙隨順」,他得到一種隨心如意的境界,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妙隨順,隨心如意。在這個時候,苦樂雙離──也沒有苦,也沒有樂了,苦樂都離開了。
苦樂既然離開了,他也不礙這種的有,這叫色界有。但是在這個有界中,他若歡喜的話,他也可以愛樂,所以他這種積蓄日久的功德,他另外有一種的愛求,另外有一種的希望,什麼呢?他的希望就是在福愛天的上邊這兩種天,這兩種天是什麼?一個廣果天,一個無想天,他希望這兩種天的境界。可是廣果天是四禅天之一,無想天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在沒有到廣果天之前,就在福愛天這個地方,也可以到廣果天去,又可以到無想天去。這無想天就是入了外道的境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很容易走錯路,因爲這個地方有個岐路。所以雖然是生到天上,也容易走到外道那個天上去。
什麼叫「廣果天」呢?這廣果天就是凡夫的果。六欲諸天這都叫凡夫,凡夫所得的果位,超不過廣果天,沒有廣果天這種的境界這麼好。這廣果天,他離開下邊這個天的這種染汙,在這廣果天,他的這種快樂是無窮無盡的,他的這種神通,也是妙用無窮的,所以生到廣果天也是不容易的。到了這廣果天,比在福愛天所得的這種妙隨順,更加深一層,不單隨順,而且還得到廣妙隨順。所謂「隨順」,就是隨心如意他所修的這種果,他想要希望的,就能證得這種的果,這是廣果天。
「無想天」:什麼叫無想天呢?無想天他思想斷了,可是斷不是永遠的斷,他只斷五百劫。他的壽命有五百劫,在他一生裏邊,思想不起,沒有思想。可是在五百個劫裏邊,他有四百九十九個劫沒有想,有一個劫裏邊他有想,這一個劫,在前半個劫他的思想滅,滅半個劫,不生起來,等到最後的那半劫,這個想又生出來。所以這個無想,就是說他一生很少時間有著思想。這一個天上,完全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外道在這一層天上,他自己以爲是究竟的天,他自己以爲在這會兒,就可以得到涅槃了,所以就在這個地方修行,修行修行還是要墮落的,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
「無煩天」:煩就是煩惱,這層天上的天人沒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都斷了。什麼叫見思煩惱呢?「見」,就是對著境界生出一種貪心來,這叫見的煩惱。「思」,對理論不清楚、不明白,就生出一種分別心,這是思惑。見惑、思惑,沒有這種的煩惱,所以他沒有一種煩熱的煩惱。也沒有苦,也沒有樂,苦樂雙亡,在這苦樂雙亡的境界,他沒有鬥爭心,沒有鬥爭心,所以他這個煩惱也就沒有了,煩惱沒有就得到清涼,得到清涼就叫無煩天。
「無熱天」:熱就是熱惱,那個天上非常清涼,沒有一種熱的煩惱。「善見天」:怎麼叫善見天呢?這層天,他這種見非常廣大,非常的遠,見得非常遠。
「善現天」:也就是有一種很微妙的變化,變化一切樂的境界。「色究竟天」:這以上所說的天,都叫色界天,這個是色究竟天。
「摩酰首羅天」:摩酰首羅天是梵語,翻成中文,就叫大自在天。這大自在天,他有八只手,有叁個頭,騎著一頭大白牛,所以他認爲他很自在的。這摩酰首羅天,也叫大自在天。以上所說的這十個天,無想天是外道天魔所住的地方,那麼其它九個天,合起來就叫四禅天。這四禅又叫「舍念清淨地」,前面初禅脈住,二禅氣停住了,叁禅念也停住了,四禅呢,舍念,叫舍念清淨地,把這個念也舍去了,沒有了。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乃至于有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就包括著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非非想處天,就是他連識都沒有了,所以叫「非非想」,但這「非想」,又不是沒有了,他還有少少的,所以也不是沒有想,這叫非想非非想處天。
「一切天衆」:一切所有的天衆,很多很多的。和「龍衆」:這龍也很多。「鬼神等衆」:這有鬼、有神,也很多很多。「悉來集會」:都來到忉利天宮這個法會來集會。
《天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