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地、水、火、風修行
佛陀因而教我們要禅修。禅修必先修習叁摩地,也就是先讓心寂止、平靜下來。亦如盆子裏的水。如果不斷的往水裏添加東西,且再叁的擾動它,水會時常混濁。如果總是讓心事事思慮、煩憂,我們永遠看不清事物。若能讓盆中水穩定、沈靜下來,便能看見水面反射出的事物。當心安穩、寂靜時,智慧自能洞見一切。智慧的澄淨光輝勝過世上任何光芒。
佛陀建議我們怎麼修行呢?他教我們要同地、水、火、風般的修行。
依構成的“老要件”修行,諸如構成我們存在的四項基本元素:具堅韌性質的地大,液態性質的水大,溫熱性質的火大,以及流動性質的風大。
如果有人墾土掘地,不論鏟它、耕它,以水滋潤它,地都無動于衷。再怎麼腐爛的東西深埋其中,它依然故我。至于水,不管你煮沸也好、冷凍也罷,還是幹脆用以洗滌贓物,它都無所謂。至于火,不論美、醜、香、臭都能將其付之一炬,毫不猶豫。等風吹起了,一切萬物無論美、醜、鮮、腐四處飄散,不以爲意。
佛陀曾以此類推。我們這聚合體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如果你想在其中尋獲一個實質的人存在,將徒勞無功,因爲這一切都只是諸元素的聚合體罷了。盡管如此,我們大家卻不曾加以思考,將它這般地分別開來,好好探個究竟。我們只會以爲:“這是我,這是我所有。”我們總是從“我”的基准上看待萬物,卻不曾以地、水、火、風的角度來單純的看待。不過,佛陀便是這樣教導的。他談到四大組合,並勸誡我們要看清這才是我們的本質:只有地、水、火和風,實無一人存在。好好觀照這四大,洞徹除了地、水、火、風外,別無個體存在。
很深奧,不是嗎?它深深潛藏著,人們再怎麼覓尋,就是看不清這點。我們習慣不時以自、他的角度思惟事物,可見,我們禅修的深度依然不足,無以通達真理、超越事物的表相。我們依舊受困于約定俗成的世間法,同時意味著我們仍受縛于變異流轉:得失、生死、死生,于煩惱界中苦痛不堪。不論我們貪愛或渴求什麼,都無法如我們所願地實現,追根究底,問題就出在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