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七課(十六)即生成就的關鍵
【其中承許方便智慧殊勝之緣由,譬如旃檀之火較普通火熾熱七倍般,以殊勝方便所生智慧亦複如是,其迅速而力量強大,依解脫道之方便,能即身成就之關鍵即在于此。】
密宗方便教授雖然也是依靠方便調伏煩惱,但由于密宗方便比顯宗更爲殊勝的緣故,在對治煩惱等一系列過程中都超勝顯宗,是即生成就的關鍵。
我們多次講解,從見修行果的角度,密宗的殊勝主要體現在見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爲無辛勞、根機爲上等之根機。即便是方便教授,由于具備如上特點的緣故,也比下乘派更爲殊勝。要記住,我們在修禅定的時候,僅憑禅定而成辦更高的禅定,恐怕很慢,這也不是真正的密宗。密宗不單純講解見解,還要講解修行方便多、行爲無辛勞、根機爲上等之根機,還要借助其他一些力量。由于多方面條件成熟的緣故,即便依靠思維轉爲道用,也比下乘派更爲殊勝。
在講解上師瑜伽期間,我們也圍繞著密宗的特點,突出上師瑜伽作爲密法的殊勝,並且在如何運用方便對治煩惱方面,講得更加細致。雖然現前我們在講《聖者言教》,但大家在聽聞的時候要知道,《聖者言教》並沒有離開上師瑜伽,學習《聖者言教》的目的,是爲了更深入地認識上師瑜伽,增強對此法的信心,並在以後的運用中更爲圓滿。所以,《聖者言教》是上師瑜伽的莊嚴,而非上師瑜伽之外的第二個法。若沒有這樣的認識,說明我們的理解可能還不到位。不僅是這兩個法,八萬四千法必須同時在一法中圓融,這才是真正的密法。誠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說:“教法乘次無量,入乘之門衆多,演說之詞聚亦廣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實義之精華。”所謂“真實義之精華”,就是萬法攝一之竅訣,在一法中圓融一切法。
聽到這裏,可能有些人産生了這樣的想法:“既然萬法攝一,是不是我們以後就不用修其他的法了?”當然不是這個意思。理解萬法攝一的理趣,既與密法真實果位相合,又能迅速增上我們的信心,所以如是理解非常重要。但在一切條件成熟的前提下,修法當然多多益善。比如,在上師瑜伽導修之外,再修一個本尊,是由于上師瑜伽導修不圓滿,還需要配同本尊修法才能證悟佛果嗎?不是。上師瑜伽導修之中已經圓滿一切,但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可能多方面條件不成熟,因此配同其他法門作爲輔助,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自在。如果有些人就想天天修一個法,當然也可以。在修頓超的時候要舍棄共同九法,連平常念誦儀軌都得放棄,唯獨修學頓超之外,什麼都不做。所以要知道,法沒有特定的法,獨修一法或輔修多法,目的都是爲了對治煩惱,讓內心更加自在。
密宗的殊勝,不僅僅在于見解,殊勝方便更重要,所以在修行中,一定要重視方便。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密法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成辦解脫,是因爲多方面條件成熟。如果僅僅具備一些條件,想迅速成辦解脫,還是非常困難的。比如,密法講解根機爲上等。上等根機的標准是什麼?是信心普遍。僅僅對密宗有信心就夠了嗎?當然不夠,所以密宗強調的是淨觀,一切都得淨觀。此外,修行的方便也不能缺少,比如灌頂,在令自己見解增上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我們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天天都在接受灌頂,此時細致觀想還是很重要的。至于行爲無辛勞,主要講解修行過程中要做到身心自然,身心若不自然,就很容易疲憊,甚至妄念很多,形成迅速成辦見解的障礙。
因此,在修行過程中,我們要時時反觀自己的修行,有沒有做到密法的殊勝?信心是普遍的還是偏袒的?修行是否做到自然?對基道果認識得如何?如果做不到,僅僅口頭上言說密法很殊勝,對于迅速成辦解脫可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