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溫州國安寺念佛堂▪P2

  ..續本文上一頁兒講,你坐在那裏一口氣上不來,你忽然往生了。請問:你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會的。你說:“我們在聽法師講課,沒在念佛啊?”不要說你在聽了,就說我自己好了,這麼講講講,一口氣不來了,我也馬上就去極樂世界。爲什麼?因爲講經說法就是憶佛念佛,所有的佛法,都是佛的智慧境界。

  對出家人來說,你看他是僧人,釋迦牟尼佛也是僧人的形象啊,但祂功德圓滿了。我們出家人是代佛說法,比如我們海濤法師,顯現的是僧人形象,他口中所講的就是法,他心中安住的實相與十方諸佛相應的,所以他的心是佛,口是法,形象是僧。一個出家人,一個法師,他是代表佛法僧叁寶的。所以我們在聽法師講法的時候,我們就是與佛法僧叁寶相應。

  我們念佛的時候,就要一心念佛,好好念佛。但是往往我們念佛的時候,心裏面又會開小差,念著念著又會打瞌睡,對不對?那個就是因爲你還有很多煩惱,心中有很多結打不開。所以平時要多聽經聞法,明白道理,把心中的結打開,消除煩惱開智慧。那時候再念出的佛號,跟你沒開智慧念的佛號是完全不一樣的。

  請問:印光大師念一句佛號,我們念一句佛號,哪個功德大?(衆:印光大師)觀音菩薩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一萬句“南無阿彌陀佛”,哪個功德大?觀音菩薩功德大,是吧?不要說你念一萬聲了,你念一輩子好了,你能夠遇到觀音菩薩給你念一聲,比你一輩子念的功德還大,你相信不相信?就是這樣的。這就靠聽經聞法,明白道理,這很重要的。智慧提高了,你再念佛就不一樣了。

  念佛,心要安下來,好好地深入經藏,智慧開了再念佛。聞法跟念佛不要把它分成兩個,佛說:我講種種法,就是爲了度衆生。你法都不聽,光念念名號,你又不知道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佛的名號是萬德洪名,具足萬德,你一德兩德、叁四五德都不去學,都不知道,這萬德對你來說,不是空頭支票嗎?

  這一點我發現很重要的,現在很多人就是:一句佛號,一門深入,念佛就可以了。法也不學了,善知識也不親近了,出家人也不親近了。要知道不親近善知識更嚴重,淨土法門屬于阿彌陀佛垂手接引法門,垂手接引靠什麼?就是靠別人幫忙的,這個別人是誰啊?就是善知識。如果善知識你不親近,光自己念念念,老實說,會有問題的。佛教界我遇到過不少這種例子,不說在家居士,就出家人,母女兩個人都出家了。那個女兒在東北到處領著大家念佛,念十萬精進,七天念一百萬佛號,在東北帶了多少年了很有名,後來著魔了,媽媽帶著她到我寺院來求助,很可惜的。

  表面你看,念念念很精進,你在念什麼?你看淨土宗的哪一位祖師不是開了悟的?印光大師看了叁四十年《大藏經》,通宗通教,沒有一個糊塗人在念佛的,都是覺悟的。覺悟的人你跟著他不要緊,糊塗帶糊塗的結果會怎麼樣?“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這佛教裏早就告訴我們了。

  所以念佛要親近善知識,念佛要好好讀誦大乘經典。你如果這樣執著,大家都跟著流行:“我念佛,不讀經,不親近善知識。”不要說你得不了救,連佛法都滅在你手裏了。以後誰還再學教理呢?一出家都會說“念阿彌陀佛”,在家也會說“念阿彌陀佛”, 這個最簡單了嘛,大家都會,

  那“阿彌陀佛”是有甚深意思的,它是一個大乘法門呢,是大乘法門首先要先發菩提心,什麼都菩提心?不知道。哪一個法門都有它見、修、行、果的次第,淨土法門的見是什麼?不知道;淨土的修是什麼?不知道;淨土的行是什麼?果是什麼?都不知道。這淨土的見是很高很高的,雖然是叁根普被,但是唯佛與佛才知道啊。你一點都不知道,那不糟糕了?我講這個聽得懂嗎?

  所以,我們是一個佛弟子,不要一大意把自己開除了,不是叁寶弟子了。我有一個徒弟,以前在五臺山一個寺院裏,看了兩年山門,叁寶弟子來是免費不要錢的。你知道嗎?有人拿的是叁寶皈依證,還有人拿的是兩寶證書,他說:我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淨土法門,我皈依出家人幹嘛?我是二寶弟子。那是十多年前了,在五臺山就有這個現象。

  近年又來了一個“小房子心靈法門”,出了一個盧臺長,也是念阿彌陀佛、念大悲咒的。你看,都是念佛的,但那是附佛外道啊。還有“一貫道”念彌勒佛的,修彌勒兩部經,《上生經》、《下生經》,他也認爲自己是佛弟子。但那都是附佛外道啊,找一點似是而非的佛法外衣包裹自己,其實質卻不是佛教。你不學佛的教理,你怎麼分辨得清楚呢?你以爲有個“佛”字就是佛教啊?

  現在是魔強法弱,幾乎每年社會上都會有一些邪魔外道出來,一出來就很有市場,會有一大批人跟去,那是佛弟子嗎?像那個盧臺長一出來,哦,很多人都跑到他那邊去了,比我們這兒人多。但我告訴你,那不是佛教,是附佛外道。

  我們學佛,要做真正的叁寶弟子,要做正信的佛教徒,要祈願正法久住,我們才幸運啊。如果都變邪掉了,社會上沒有佛法了,那真糟糕了,那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都要流淚的。

  

《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溫州國安寺念佛堂》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