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是不是凡是咒語都屬密法?
佛說經典可分爲“經”與“續”兩類,“經”是小乘及大乘顯宗教法的佛語開示,“續”是有關大乘密法的開示。
有一些咒語及修持出自經部教法,所以並不能說凡咒語都屬于密法類別。本師釋迦牟尼的真言“他一他 唵 牟尼 牟尼 瑪哈牟尼取 疏哈”及藥師佛真言等,便屬于經部所載咒句,並不屬于密法。密續中也有有關藥師佛之咒語、壇城及修持儀軌,這些則屬于密法類別。
漢地並不盛行修持密法,但僧人卻每天持誦各種真言。這種持誦及咒語,並不屬于密法範圍。
附:有人說修密法會很快成就,這是真的嗎?
如果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見等顯教的基礎,再如法求受灌頂、口傳及傳承導修開示的話,修密法的確可以較快地成就。這裏所說的“密法”,尤指無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教法,並不是指聽受一兩課開示、比手印或念一兩句咒的層面之修持。如果沒有顯宗教法的證悟或基礎,妄想一步登天而馬上修學上述的密法,不單不是迅速成就之道,反而是直墮叁惡道的最快捷徑。密法是極爲殊勝的珍貴教法,必須是有基礎的上根行者才可以修持。可悲的是,現在有很多人把密法當作商品公開售賣,不論求者資格就隨便授予。在這些情況下,授者得到了眼前的名利等蠅頭小利,受者則高興自己成爲了“密法行者”,晉身“上根”之流。但這種買賣,就似是授受雙方相約手牽手地在未來直墮地獄。 “上根”的人只以爲是“下根”並不太要緊,“下根”的人洋洋自得地自以爲是 “上根”,則後果堪憂。現在的人,都以爲自己是“上根”。這樣的密法授受方式及在未具備基礎前就修學密法的人,不單不可能迅速成就,而且是在毀壞佛法,令佛法加速衰落及滅亡。密法就如一頭野性的駿馬,懂駕禦者能把它馴服而得大利。把一個叁歲小孩放上馬背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有些人公開傳授密法,爲的是財名,但卻以“爲悲心故而公開普傳”之幼稚借口來辯護。把密法胡亂托予未有基礎或根器的修行者,就像把利刀送予小孩,不但沒有利益,反而只會帶來傷害,曆代祖師並不是因爲缺乏慈悲心而不把密法公開亂傳。如果密法是不論根器基礎都可以修學的話,曆代祖師早就把它大弘于世了。
附:西藏在家人臨終時,會禮請高僧進行遷識超度,這有否實際作用呢?
有些大師的確有很大的能力,能夠在亡者經過中陰階段時,把亡者的心識強行牽引過來而送往淨土或較佳的轉生。一些大菩薩、大轉世者及高僧的能力是我們凡夫不能思議的。在這些大師作遷識後,亡者的屍身會有一些變化,例如頭頂正中會有少許頂發自行脫下等等,這些是吉祥及遷識成功的征兆。
如果是真正有能力的大師,根本不需要親身坐在亡者身邊修法。即使屍身在香港,大師遠在澳大利亞,根本也沒有絲毫分別,距離並不構成遷識成功與否的關鍵。
一個西藏家庭,他們的父親赴遠地經商多年,音訊全無。一天,有人帶來一個錯誤消息,所以家人都以爲父親在異鄉逝世了,馬上請來一位高僧作遷識法,高僧本來說已作遷識,後來又支吾以對,面有難色地離開了。很多年後,父親安然無恙地回來。大家談起這一件事,父在遷識的同一天同一時間,竟然曾經無故昏死過去,很久才醒過來,這就是進行遷識的大師控製心識的能力之證明。即使人在千裏之外,是不影響遷識作用的。這父親之所以又活過來了;是因爲他根本未命盡,高僧只好又把他的心識勾回。由此可見,遷識是的確有效用的。
但最大的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誰是通遷識法之高僧或大師呢?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會自己宣傳,但這又不代表沒有宣傳的人都是高人。所以,佛法的修持是不講捷徑的,最實際的把握是自己去修遷識法、或念佛、或修其他淨土法門,這樣才對自己的生死有所把握,不要把生死大事付托在臨終能碰上大師高僧的渺茫機會上。只要臨終一念能念及叁寶,或者憶念自己的師長,則肯定會有好的轉生,這是不容置疑的。即使你的師長並非大師之輩,或無能力救度你,由于你一向是視師如佛,你臨終時憶記他,也一樣是能得好的未來轉生之助緣。
附:如果遷識度亡法的確會有效用,那麼作惡多端的人若臨終能有大師遷識,豈不就十分“便宜”?
如果垂死或已死的人曾作五無間罪323,則惡業力極重,即使有大度亡遷識能力的大師或高僧,也未必有能力幫助他得到好的轉生。對一般的情況來說,如果有因緣得到適時的度亡及有證量的大師度亡,仍然可以得生于善道甚至淨土之中。
這一點與因果並無矛盾。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遠一點,可以看出這種人必定也有過往生的一些善因,否則就不可能在有需要時碰上有證量的度亡大師。現在這善業的種子先成熟了,所以他得到了臨終的利益。我們凡夫看不到所有複雜因果關系,只知這人今生作惡,卻不知他過去生及今生中的善業種子,所以才會生起以上的疑問。
但話要反過來說:我們不可執上述的可能性而任性妄爲,只寄望于死時得大德之度亡便可以帶業往生。臨終時是否能遇上有證大德度亡,不是在我們掌握之中,這要看個人的善因緣。所以,最實際的是我們戒惡修善,也好好地修淨土法門,不要寄望于他人爲我們度亡。把時間花在推論辯論這假設性的問題上,倒不如用同等時間好好修好自己的心及爲自己往生淨土而積聚資糧。佛法修持是與自己的生死大事相關密切的。把時間用在推論猜疑他人的事上,到頭來對自己的生死利益毫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