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學習持咒及修本尊法是否一定要先受灌頂呢?
如果是普遍流行的咒,例如觀音六字大明咒、度母咒、彌陀咒等,即使沒有傳承也可以修,這並無盜法或不如法之嫌,大家毋需擔心。但如果能得該本尊之灌頂或口傳,則更加好了。爲什麼呢?因爲你的修持更具足了由本師釋迦牟尼至自己之清淨及從未中斷過的傳承加持,所以會變得更有力量及更易成就。如果是其他的咒及法門,則必須先得具有傳承及有作灌頂上師資格的明師授灌,最好又再求受傳承導修開示,這樣是最圓滿的。否則只得口傳及導修開示也可,其至只得口傳也可以去修。較深妙的法門,必須從師受灌頂,再得口傳,再得傳承導修開示及上師之個人心要傳授,這樣才最圓滿。而且並非只受一次,每逢有機緣時都要多受同一法門及本尊之灌頂及重複聽受講解。有關經典的修學,雖然並不需要任何灌頂,仍以得到口傳及傳承法師之講解釋義爲最佳,因爲曆代不斷之口耳傳承是有其殊勝加持力量的。修法的人,不是在求得傳承後就可以不依止師長,獨個兒躲起來修,不再理會恩師。在求得傳承後,這師徒關系是一生一世乃至直至成佛的。師徒關系與傳承二者一樣重要,絕不可以在求得傳承後便自以爲日後與傳法師長不再有關系。如果以這樣的態度去修持,不論傳承如何殊勝,是肯定不會生出好結果的。
附:什麼叫灌頂?
灌頂是學修密法必須的第一道程式。“灌頂”一詞的梵、藏文含義是“授權”、“傳道”、“培育”等意思。分下密灌頂和上密灌頂兩種。前一種有水灌頂、佛冠灌頂、鈴杵灌頂、名號灌頂等五類和十一類灌頂;後一種有瓶灌、密灌、慧灌、語灌、殊勝灌頂等等。灌頂內容分入壇、宣戒、傳法加持叁個部分。
換句話說:灌頂就是傳密戒、傳授密法的義理和全部修煉程式,對密弟子的身言意進行與本尊叁密相應的特殊加持。
附:灌頂與結緣灌頂有何不同之處?
什麼是“結緣灌頂” ?藏傳佛教中似乎並無這種名詞。“灌頂” 的藏文爲Wang 或wangkur,包含了加持、授予修持許可及傳法等作用在內。“長壽灌頂”藏文稱爲 Tsewang,參加資格並不嚴格,一般是公開的大型法會,人人都可以參加,也有人把小孩及牲畜都帶來參加此類灌頂。其他的灌頂在傳統上是很嚴格的,師徒雙方要互相觀察一段時間,求法弟子也必須具備一定的先決資曆。還有一種爲 Wangchen,即“大灌頂”之意。“大灌頂”並非指在大的場地舉行或排場很大,而指灌頂的性質類別。在大灌頂中,要設立本尊的莊嚴壇城,灌頂又分爲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壇城而被示以壇城中的秘密。獨勇大威德、上樂金剛及時輪金剛等法門之灌頂就屬于瑜伽密部的大灌頂類別;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法門亦有屬事密部的大灌頂。此外,還有一種稱爲 Jenang 的儀式(注:漢譯作“隨許” )。這並不是一種灌頂,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會。這種法會的參加資格沒有像灌頂般嚴格,參與後一般亦沒有太重的戒誓。藏語中似乎並無“結緣灌頂” 這個名詞。“結緣灌頂”應該是“長壽灌頂”或“隨許”的誤譯。“隨許” 並不是一種灌頂。不過對沒有深入認識藏傳佛教的人來說,二者的法會流程及內容可能有點相似。有些人又以爲法師把手或一些聖物放在弟子的頭上就叫做“灌頂”,其實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種加持祝福的意思,並不是“灌頂”。
附:有遙距灌頂這一回事嗎?
只有不懂密法及完全沒有密法知識的人才會相信有這一種可能。在曆史上,從來沒有遙距灌頂這一種事。
依古印度傳統,求灌頂者要先觀察欲依止之金剛上師叁年,上師也要觀察准弟子叁年,經六年後才授予灌頂。現今雖然並不那麼嚴格,但斷不可能連師徒都未見過面就傳灌頂的事。如果師徒間互不觀察而進行灌頂,這並非上師特別慈悲,反而是師徒牽手墮入金剛地獄的一個儀式,也是末法的一個現像。如果是雙方並不同時在場,更加不可能進行。灌頂的人都知道,受灌者必須目觀壇城,由上師講解壇城的密義,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遙距進行。
授予這種灌頂的人,多半是爲了名利財富才發明這種方法的。求以遙距方式受灌頂的弟子,或許也有欲求方便的心態,但成佛是沒有捷徑的。以前的西藏人,要跨過喜瑪拉雅山去印度求法,還要待奉師長十年八年才得到灌頂。現在的人,不需徒步找上師,遠比以前的求法者方便得多了。爲了求法,即使坐飛機到國外受灌頂也不算是大犧牲。比起以前的西藏人,已是十分幸福的了。付出少的人,最終得到的肯定也不會多,修行本來就是沒有捷徑的一回事!
附:授灌頂的上師可以收費嗎?
現今是末法時期,世界上有不少人以佛法行騙,西藏也有有傳承的僧人把灌頂及傳承如同貨品般買賣以換取名利,這是十分可悲的現像。這些販賣佛法的人,有時會以古印度和西藏的祖師傳記片斷作爲索取昂貴供養的依據。
在古代,真正的金剛上師是有殊勝功德的,弟子也有恰當的資格。在准師徒雙方進行觀察後,有時上師會要求弟子籌辦極豐厚的供養以求灌頂,例如有一位大師命弟子供養與弟子等重的黃金。弟子會排除萬難,最後求得了上師所要求的供養,但在灌頂傳法後,上師卻把供品全數送還弟子,又或者把供品全布施予窮人,自己一點也不留下。爲什麼上師要求這麼多供品呢?這是爲了讓弟子在積集供品之過程中忏淨罪障及積聚廣大功德,並不是上師真的需要這些物品。還有一些大師在收到供品時馬上把它們丟入河中,然後爲弟子灌頂。以上的都是曆史上常見的情況。但現在的一些上師,則是真的爲了要得到供養而授灌頂,這並不能與過往的祖師相提並論。
在灌頂前後,受灌的弟子爲著自己的利益,應該恭敬奉上供養,以積聚功德及表示求法或謝法的心意。作爲上師的,則不應執戀財物,必須以清淨的發心去授法。
一般來說,現代的上師都不會要求弟子作大供養,但起碼的象征式供養則是傳統的一部份,有時上師會要求弟子供以少許米粒代替。如果指定弟子要付多少錢才能受灌的上師,大家不妨慎重視察一下,才作決定去依止與否。雖然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先例,但那些都不是基于執戀財富的要求,而且往往後來上師都把供品悉數歸還。有時候,主辦團體訂立一個定價,要求參加者共同承擔租用場地等費用,我們十分不喜歡這種做法,但卻可以理解主辦單位的苦衷。在遇上這些情況時,倒不是上師要求供養,只是主辦人要求參與者攤分法會所需開支而已。這雖然並不是最好的做法,但在資源不足的宏法環境下,尚可說是情有可原的。
附:有人搞“遙控灌頂”、“遠距離傳戒”,這種做法合法有效嗎?
這種做法純屬騙局。“灌頂”是設壇傳戒、傳授密修方法的一種形式,無論是授權灌頂或叁密隨許,都需要按續部(密宗經典)的儀軌進行。灌頂分因位灌頂、道位灌頂、果位灌頂。因位灌頂主要是開壇授戒,培育成器的灌頂;道位元灌頂貫穿全部修煉;果位灌頂是共不共成就的獲得。按續部的規定,灌頂的上師和接受灌頂的弟子都需具備最基本條件。密法的灌頂和受僧戒一樣,必須是具人身的上師親自面授,化身和亡靈、佛菩薩現神傳法灌頂之類一律視爲無效。正規灌頂,都需要設壇城,壇城共分積沙、彩繪、身壇、定中化現壇城四種。對入密弟子舉行灌頂只限于積沙、彩繪兩種壇城,後兩種壇城只限于自修和具特殊成就的上師對特殊弟子示現灌頂,對普通人無效。菩薩戒有具戒上師親傳和佛像前發心自受兩種,密戒必須通過開壇灌頂受戒,僧戒和居士叁皈五戒、八戒都必須在僧衆和戒師面前受,密戒和僧戒必須由具戒體的上師、戒師親傳,沒有任何變通的余地。這是自佛祖到現在佛教界統一遵循的法規,凡是入佛門受戒叁戒、求灌頂者,無一例外地要按規定進行。戒律法規的製定權屬于教主佛祖,其他任何人無權修訂、改變。
當今社會上有一些無信仰,不懂佛法教規,品行惡劣的人,打著佛教旗號,進行招搖撞騙,傳假法,搞假灌頂,搞什麼“遙控灌頂”、“遠距離傳戒”、“密法函授”之類的名堂,純屬欺騙無知群衆、詐騙錢財的違法行爲,人人需要提高警惕,免得受騙上當。
附:密法可以函授嗎?
搞所謂的“密法函授”之類名堂,純屬詐騙行爲,絕不能上當。
在學習密法方面搞清兩個問題:
一、得到密法法本、教課書,不等于得到密法。密法必須要有上師傳承。
二、密法僅僅有人傳授還不行,傳授的密法要有傳承的法脈。若不具備這兩條,不但學密不會出成就,往往還會産生可怕的反作用。密法經書總分兩類,一類是密教教理書,一類是修證儀軌書。前者屬于理法,後者屬于行法。行法中只講修行儀軌,不講教理;理法中只講教理,不講實踐之法。而且教理中也加了許多特殊術語,了義不了義,撤散、隱藏等多種保密措施,若無通人指點,猶若觀看天書,這是光靠書本得不到密法的第一個原因。其次,注重法脈法流的傳承,法脈如人體的血脈,法流如河流、電流。法無傳承猶如僵屍無血脈,電線無電流,幹河無水,哪有活力?哪有實效?所謂“密法可以不灌頂”,“可以無傳承”,“可以自修”甚至“可以函授”之類的說法,都是違背教理的外行騙子的說法,看看《密宗道次》等經典,便知此類“新創”不可信的道理。
附:有人自稱“親自得到過佛菩薩的傳法灌頂”,這話可信嗎?
這個問題,需要分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
從佛教曆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薩現身的記載,也有個別現身開示密法、解答問題的記載。但這是修煉到較高層次的一種特殊經驗,絕不是五毒322未除、淨慧未生的凡夫俗子的境界。達到佛菩薩、本尊親自授記,親見佛菩薩慧身的修法士,在慈悲品德,智慧行爲諸多方面都有不同凡俗的證悟征兆。在這種修證綜合條件已具備的情況下,方可相信其親見慧身的特殊感受。但真正達到親見慧身菩薩本尊成就者,絕不會宣揚這類感受,真成就師的此類特殊感受,一般都在身後知情弟子撰寫的密傳中才能看到,在世時不泄露。另一種情況,就是修煉入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幻覺。這種幻覺,真假難辨,很不可靠,生出真慧眼的層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魔,在此以前分辨不了,見佛菩薩是凶是吉也很難確定。但即使是真正見到慧身佛菩薩,受過佛法灌頂,也不能作爲有效的法脈傳承的根據,只能看作修證者自己的感受。所以,藏傳佛教正宗教派,對神靈現身傳授之法不作正法對待,所傳之法必須要有真人上師的傳承和經典根據。
現今社會上流傳的所謂“佛菩薩親傳之法”,所謂“親遊佛國、親聞佛語”之類,從那些所謂“親見佛菩薩、親聞佛語”的人的品德,智慧素質,欲望,就可以斷定全是造假技術並不高明的人,僞造的欺騙群衆的謊言。佛菩薩怎麼會對貪得發瘋,妄言欺衆,無信仰而繼續造惡墮業者現身說法呢?不可忘記“觀其行而信其言”這句金玉良言。
附:受了金剛阿阇黎灌頂後,就等于當上了金剛上師嗎?
參加過無上瑜伽密部大灌頂的人都知道,灌頂的後段包含了金剛阿阇黎灌頂,授灌頂的法師會把鏡、*輪、弓箭及法螺等法器授予弟子,灌頂中也有授予五佛冠及天衣的部份。以上所說的細節,屬于灌頂儀式中的環節,其意義是種下一個因,令弟子未來得大成就、持其傳承及成就金剛阿阇黎的境界及資格。但凡參與接受灌頂的弟子,都接受了這種金剛阿阇黎灌頂,這只是種下一個吉祥的因,並不代表授灌頂的上師把你封爲“金剛上師”或印許你可以爲他人傳法灌頂的意思。
社會上有一些人,以這種灌頂作爲依據,聲稱自己得到了傳承及“金剛上師”之師資,藉以騙取名利。
時輪金剛灌頂是無上瑜伽密部的特別例子,有時會有地位極高的大師公開傳授這個灌頂,幾乎不論資格都可以參加。其他的無上密灌頂則是較嚴格的,時輪金剛是例外的情況。若公開的時輪金剛灌頂中,參加者有些是新皈依叁寶的人,也有未皈依叁寶的人,連小孩子也來參加,難道說在灌頂後他們全都成了持傳承之金剛上師嗎?
有些人會借這些機會拍照,以照片冒充爲有傳承的上師。這種相片不難拍到,並不代表什麼。
《90、學習持咒及修本尊法是否一定要先受灌頂呢?》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