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持咒及念佛號之間,哪一種修持比較好?
這是一個常常有人提出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持咒與持名是同樣效用的。如果我們得到了某部本尊法的灌頂,受持了此本尊的真言(咒),則宜主修這句真言。在這情況下,從師處受持學得的咒句有著曆代祖師的殊勝加持,變得具有特別的力量與意義,所以比較容易達到成就。舉個例說,如果你從師長處得受觀世音大士的灌頂及真言,而你又想認真地去修持觀音菩薩法門的話,持上師所授的觀音真言會比持念觀音的名號較易成就。這並非是說真言比名號的力量爲大,而是因爲這句真言是由佛陀開示,曆代不斷傳承至你的這一代,這不斷的法流有其殊勝的加持,所以對你來說,持這句由上師處得受的咒就有了特別之力量。此外,在某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持某本尊咒的利益及方法,在這些情況下,持咒及依照傳承儀軌去修誦是最有效的修持。在另一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稱念某本尊的洪名,故此,稱念佛名便有特別的意義了。有些聖者曾發下一些不共的宏誓,願稱其名者得到福樂,例如阿彌陀佛便發了這一種大願。故此,稱念彌陀名號的人特別能得到加持。在彌陀咒“唵 阿咪爹華 舍”中的“阿咪爹華”,其實正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持這個咒與漢地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根本毫無性質或加持上之分別!有些咒的內容根本就是在稱念佛的名號,例如藥師佛咒“唵 比幹者 比幹者 瑪哈比幹者 能渣叁木格爹 疏哈”中的“比幹者”是“醫師”之意,整個咒就是在稱念藥師佛的名號:“醫師!醫師!大醫師!”;彌陀的咒是“唵 阿咪爹華 舍”,其中的“阿咪爹華”正是彌陀的名字;還有釋迦牟尼的咒: “唵 牟尼 牟尼 瑪哈牟尼耶 疏哈“,一樣是等同持名稱號的。佛法上的咒,分爲不同的種類及性質,有些稱爲”行咒“,有些稱作”心咒“,有些稱作 “近心咒”,有些則叫做“名咒”,其中“名咒”的本質就是稱念本尊的名號。修持的人,必須好好有信心地去修。如果天天在思疑比較,不論是持咒或稱號,結果往往都是一事無成!
附:在持咒時,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無效呢?
持咒的時候,如果能依據最准確的梵文咒音誦持,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只要能依自己師長的教授發音而至心誦持,則也是可以的。在准確發音及信心這二者之間抉擇,信心絕對是較發音正確來得更爲重要。修持的人,不論是修咒或持號,如果對師長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門有所懷疑,則不易得到什麼成就。並非說正確的發音不重要,也不是叫大家可以隨便怎樣去發音。只是指出,對咒及師長的傳教之信心才是成就的關鍵,發音是否完美正確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在古西藏,曾經有一個叫做“固青達查華”的偉大行者。這個行者專修一種叫做“普巴金剛”的密法,擁有各種奇妙的神通力,在修法的時候,他一邊持普巴金剛的真言,同時手持一種叫做“普巴杵”的尖錐形法器。因爲持咒的力量,這位行者可以用“普巴杵”在大岩石上隨意切劃出深刻的痕迹,情況就好似我們用刀子在豆腐上切割那般。有一天,著名的薩迦班智達大師(注:十二世紀的佛法大師,薩迦派五祖之一)遇上了固青達查華。在討論修持之對談中,大師指出這位行者專修的真言發音有誤,正確讀音應該是“唵 班渣奇裏奇啦呀 吽呸 ” ,但行者卻把它錯誤地念成“唵 班渣幾裏幾啦呀 吽呸 ” 。在大師離開以後,固青達查華便放棄了錯誤的一貫讀音,開始以標准的發音持咒,卻發現他的“普巴杵”不再能穿入石中,這是因爲他對咒音起了疑心。後來,這位行者決定維持一貫的信心及以往的發音,他的能力又再回來了。這件史事告訴我們,咒音是否完美正確只是其次,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成就關鍵!順帶一提,固青達查華修法時用“普巴杵”在大石上劃切,這些表面上有無數刻紋的大石現在已成爲西藏的朝聖地點。在西藏,很多大師的說話及念誦都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但他們的弟子在學咒後至心持誦都有成就!所以,我們固然要盡力學習正確的梵文咒音,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對誦持的咒有很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