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83、佛珠的意義是什麼?市面上有多種佛珠,應選哪一種才適合呢?

  83、佛珠的意義是什麼?市面上有多種佛珠,應選哪一種才適合呢?

  佛珠或念珠梵語爲“瑪那”(Mala),是用作誦佛號或誦咒等之計算法器。證量與境界高的大行者,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法器工具。對凡夫佛子而言,如果對所作修持次數有個計算,對生起精進心會有幫助,所以可以用這些法器。佛珠的珠頭代表佛寶,貫串整串珠的繩子表義法寶,小珠表義僧寶,所以一串佛珠就表義了叁寶。珠頭(即較大的一顆)代表佛之色身,它上面有一個錐形的珠頂,代表佛的法身,珠穗則是並無特別表義的加飾。佛珠以108粒爲宜,但也有110粒等的組合。在傳統上,有多種佛珠質料之要求,例如修息災法用白檀香珠、修攝懷法用紫檀木珠等,其形狀也有不同,數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持珠的手指也有不同要求,甚至串珠的繩之質料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這些繁複的細節,我們初學者不需全跟著去做。一般來說,用108珠之菩提珠就可以了。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菩提珠本身的堅硬特質又有吉祥的表義,所以菩提珠適合作任何法門的修持。一般人有一串菩提珠就很足夠了,不需刻意購買幾十條不同質料的念珠。佛珠是用來修持的,如果有幾十條佛珠卻不修持,又有何意義呢?格魯派的僧人,一般都用原始的原木佛珠,尤其喜歡用代表文殊的六把慧劍之五臺山六道木佛珠。這種珠十分平宜樸實,但又表義了大智文殊之加持,所以特別受學僧之歡迎。對修持觀音菩薩法門的俗家人來說,用石英水晶珠或蓮子製珠則也是特別適合的。有些人的佛珠配上間珠或一對小數珠串,這並無不妥之處,但格魯派大寺的僧衆是不容許在佛珠上加上這些額外飾物的,也不可以用寶石製的佛珠。只有年資久的寺僧,才可以在自己的佛珠上加上間珠及數珠等。此外,佛珠不是一種世俗的飾物,所以不需用貴重質料的珠串,也不需把它挂在頸上裝飾。在古印度傳統中,並沒有把佛珠挂在頸上的習慣。

  附:既然“心誠則靈”,爲什麼要爲佛像開光呢?

  諸佛的法身是遍布一切時處,住于每粒微塵之中的。對境界及證量高的修行者來說,諸佛是常常在前的,所以這些大修行者不需要佛像。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並未到達同等境界,所以還是需要依循佛說的事相而作,尤其是示忿怒相的本尊及護法像等,一定要依法裝藏及啓請勝住。一個新的佛像內裏應該是空的,供奉者必須請有資格的人裝藏及啓請聖衆勝住。“啓請勝住”是祈請諸佛聖衆來臨而入于佛像中的意思,漢人稱此爲“開光”,其實是從順世俗的稱法。常常有人帶來佛像向法師說:“請法師“加持”這個佛。”,令人啼笑皆非;佛是圓滿的覺者,我們只是六道中的凡夫,凡夫怎麼可能“加持”佛呢!在“開光”儀式中,法師所念誦的內容是啓請諸佛勝住于像中,並非“加持”佛像。“裝藏”是把如法的物品裝填入佛像內部之意,所填入的物品包括舍利、經咒、珍寶、藥材及香料等有吉祥意義的東西,裝什麼、怎樣裝及先後次序都要依佛經所述去做。如果一時並未找到有資格的人代爲裝藏,可以自行在像的內部寫上梵文“唵”、 “阿“、”吽“叁字,然後以碎寶石或檀香粉填滿而暫時代替裝藏,心內要生起 “此乃佛陀”之真佛想。

  附:佛像與菩薩像可以供在一起嗎?

  這是可以的。一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他佛像及菩薩像,但其他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元或略低一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一點或低一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一點。只要以如上所述次第地排,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一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叁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他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並不能爲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爲供養叁寶,把功德回向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並不是佛教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