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佛教是主張無神論的嗎?
如果硬要把宗教分爲有神論與無神論的話,佛教較偏近無神論的一方,但卻並不是一般的無神論觀點。佛法開示宇宙由衆生共業而生,並不相信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靈主宰及創造一切。佛法並不認爲宇宙由佛陀所造。如果宇宙由佛所創,他會創造一個完美的無苦世界,宇宙絕不會是我們現在身處其中的六道輪回苦海。佛法不同意有一個至高的神靈之存在,也不認爲宇宙由這神靈所創,所以並不屬于有神論。佛教卻認爲六道中有一種衆生住于天界,他們的福報比人類高得多,神變能力也高于人類,但他們亦只不過是六道衆生之一種,天界亦非佛教徒心中的目的地。因爲佛教認爲六道中有這一類衆生,所以佛教又並非屬于無神論。佛教所認同存在的“神”,只是衆生的一種,並不是如其他宗教中所視爲創造一切及主宰一切的至高神靈。大乘佛法的修持並不爲生于天界,也不爲討神靈的歡心或救贖,而是爲了要利益衆生,包括六道中的天界衆生。嚴格地說,佛教不能說是“有神論”或“無神論”,亦肯定不屬于“多神論”宗教。
附:有人說佛教是“無神論”,但佛教中有衆多神、佛,對此問題如何解釋?
“有神論”和“無神論”的所謂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爲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的大梵天、濕婆、上帝之類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毀和人類苦樂命運的神。佛教不承認作爲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和創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張業力創業,就此而言,佛教的基本精神屬于無神論,“業”指行爲、語言、心理活動,指人類的各種活動,即意識支配下的活動。衆生共同的環境器世界317是共同的業力形成的,個體的五蘊318之身是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的環境和生命均屬業力的造化,故說“叁界唯識”。“叁界唯識”的“識”是指衆生的“意識”,因爲造業離不開意識,所以,只說業的主體意識,不說業力——這是中觀家對“叁界唯識”這句話的解說,唯識宗對“叁界唯識”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但若過分誇大意識的作用,就會滑向外道的“神我319觀”和“絕對精神”的錯誤的深淵。
佛教中有無數的佛菩薩和諸佛菩薩化身,也有衆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羅、無色界天、餓鬼道衆生、藥叉、世間衆神、幽靈等等。有的可見,有的肉眼不可見。這類生靈構成了非人類的隱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薩的化身外,都是衆生。有的人不承認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們這種看法正確的話,非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宇宙線、電磁場、引力線、只有頭發絲的億萬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維以上的空間等,都要統統否定,這豈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