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經是波斯匿王向佛陀請教輪回轉世的問題:
“雲何,世尊!爲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刹利、鞞舍(吠舍)、首陀羅家耶?”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都會聽到過,甚至有時會很好奇地追問人家:“我下輩子還能夠投胎做人嗎?”或者問:“我這輩子女人做夠了,下輩子能不能不做女人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有可能遇到。
對于這個問題,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佛陀甚至感到很奇怪,波斯匿王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從我個人的理解中,波斯匿王的潛意識裏可能還想著下輩子再投胎當國王——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到輪回再來人間時,這個世間將會是怎麼個樣子?甚至這個地球還是否存在,都是未知數。倘若從輪回因果律方面來說,也絕不會像婆斯匿王所說的那樣。波斯匿王所問的話中帶有一定的“宿命”意味,而佛陀則是從因緣法則角度(即“四種人)來闡述這個問題。此四種人分別是:
1、一種人,從冥入冥;
2、一種人,從冥入明;
3、一種人,從明入冥;
4、一種人,從明入明。
第一種,從冥入冥:
冥——生卑姓家,從事著卑賤的職業;
冥——身口意叁業皆爲惡行;
結論: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中。
譬喻:從暗入暗,從廁入廁,以血洗血,舍惡受惡。
第二種,從冥入明:
冥——出身低賤,從事不好的行業;
明——身口意叁業皆善。
結論:身壞命終,生于善趣,受天化生。
譬喻:登床跨馬,從馬升象。
第叁種,從明入冥:
明:出身高貴,從富樂家生,多諸錢財,端正黠慧,廣集知識;
冥:叁業皆惡。
結論:身壞命終,生于惡趣,墮泥梨中。
譬喻:從高樓下乘于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
第四種,從明入明:
明:生富樂家,出身高貴,形相端嚴等;
明:身口意叁業皆善;
結論:身壞命終,生于善趣,受天化生。
譬喻:從樓觀至樓觀,從床至床,從象至象,從馬至馬。
最後用六句話總結:
命終歸處,概由叁業。
爲善生天,惡業下墮;
休問來生,命自我定。(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