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經~955經容大體相似,重點敘述衆生輪轉于世間,時間已是數不盡的長久。而所謂的輪轉于世間,當然未必是人道,我們更多的時候卻是下生叁途,即地獄、畜生或餓鬼之道。在955經裏提到了“五道”,即叁途之外加上人道、天道,似乎沒有提到阿修羅道,這與我們平常所講的六道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樣的。佛陀將此五道比作“五節輪”——大約就是由五個節塊組成的輪子,此五輪可謂節節相依相續,無始無終。
在956經中,佛陀一再提到了無常變易之法,“一切行無常,一切行不恒、不安、變易之法”,其落點是“于一切行當生厭離、不樂、解脫”。爲了說明這個道理,佛陀向弟子們述說了過去世的一些情況:在王舍城的不遠處有座毗富羅山,過去叫“長竹山”。這個長竹山有多高呢?按正常的爬山速度,大約是一個來回需要四天的時間,可見這座山的海拔不會低于五千米。在山腳下有個城市叫“低彌羅邑”,城市生活著許多百姓,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著。那時候的人民都很長壽,據說可以活到“四萬歲”。此時有佛出世,名“回羅迦孫提如來”,此佛“說法教化,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開發顯示”。後來毗富羅山又更名爲“朋迦”,山下城市也更名爲毗迦邑,市民壽命爲叁萬歲,有佛名“拘那含牟尼如來”;接著此山又更爲爲“宿波羅首山”,城市更名爲“赤馬邑”,人壽二萬歲,佛名“迦葉如來”;至到今天,此山即名爲毗富羅山,山下國名摩竭提國,人民壽命僅百歲而已,佛名即我們的尊敬的釋迦佛。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據此製作一張簡明表:
序號
| 山 名
| 邑 名
| 人 壽
| 佛 名
| 上山往返時間
|
1
| 長竹山
| 低彌羅邑
| 四萬歲
| 迦羅迦提提
| 往返四天
|
2
| 朋迦
| 阿毗迦邑
| 叁萬歲
| 拘那含牟尼
| 往返叁天
|
3
| 宿波羅首
| 赤馬邑
| 二萬歲
| 迦葉
| 往返二天
|
4
| 毗富羅
| 摩竭提國
| 壽百歲
| 釋迦牟尼
| 須臾往返
|
結論1:一切諸行悉皆無常、不恒、不安、變易之法;
結論2:當修厭離、離欲、解脫;
結論3:一切行無常,悉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爲樂。(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