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說《雜阿含》(卷叁十一)~F 884~886經(叁明經):此叁經均敘述“叁明”

  

  884~886經(叁明經):此叁經均敘述“叁明”,故而合並稱爲叁明經。884中的“無學叁明”,就是無學位的叁種明,即至無學位時(阿羅漢)除盡愚暗,于叁事通達無礙的智慧神通。“何等爲叁?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從這裏我們發現,叁明就是阿羅漢六神通中的叁通,即宿命通、天眼通和漏盡通。此叁通分別爲:

  

  (1)宿命智證通:即宿命明,指明白宿世住處、種姓等的智慧,乃對治前中後叁際中的前際愚。

  

  (2)生死智證通:即天眼明,指知道未來世的有情死此生彼的智慧,對治後際愚。

  

  (3)漏盡智證通:即漏盡明,是證知斷盡有漏煩惱、離開生死系縛的智慧,對治中際愚。

  

  故而在884經中有一偈,所謂“觀察知宿命,見天惡趣生,生死諸漏盡,是則牟尼明。其心得解脫,一切諸貪愛,叁處悉通達,故說爲叁明”。而885經則是對無學位叁明進行詳解。886經敘述兩種叁明,即婆羅門所謂的叁明與佛陀所說的叁明。兩種叁明之間的差別是相當巨大的。

  

  婆羅門叁明:“婆羅門父母具相,無諸瑕穢;父母七世相承,無諸譏論;世世相承,常爲師長,辯才具足;誦諸經典、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曆世本末,此五種記,悉皆通達;容色端正,是名婆羅門叁明。”——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婆羅門叁明”,就是血統純正、精通吠陀與容貌端正(婆羅門膚色白淨)。符合此叁項標准,便是叁明。

  

  佛陀叁明:“賢聖知見,堅聖法、律真實叁明”,具體表現爲擁有無學的宿命通、天眼通與漏盡通。

  

  婆羅門的叁明與佛陀所說的叁明,其主要的區別在于,一個強調“名字叁明”,一個強調“真實叁明”。所謂名字叁明,也就是並不具有實質意義的叁明,即便是血統純、經典熟、容貌正,又能怎麼樣呢?並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對解決個人煩惱乃至生死問題,可以說沒有半點幫助。而佛陀的“真實叁明”,之所以稱作“真實”,就是此叁種神通對于我們的修習確實有著實實在在的幫助,沒有半點玄談,完全真實不虛。不過憑心而論,在古印度這樣一個對種姓十分在意的國度,婆羅門叁明的確很有市場,對于普通民衆而言,擁有一個純正的婆羅門血統,比起那些富甲天下的商人們可以說自豪多了,就連一個國王刹帝利們都對婆羅門的純正血統青睐有加。從普通民衆的角度而言,雖說衆姓一律平等,但是當他們看到白膚白淨、高鼻梁、氣質佳的婆羅門種姓時,心裏總不免有著些須的自卑與失落。這就是現實的人性,這就是現實的不平等,任何人都無法藐視它或超越它。(4.20.)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