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九課(五)善巧運用方便才能迅速增上禅定
我們這次講解《聖者言教》的目的,是爲了圓滿通達方便,並通過善巧運用這些方便,將教理完全融于心相續。若能做到,相信我們的見解會迅速增上。否則僅僅在無分別狀態中修學,即便修行時間多久,恐怕見解還是踯躅不前。
亞青寺是一個實修聖地,所以相信在座的弟子都在修行。但修行僅僅是爲了止息妄念,在無分別狀態中把心安住下來嗎?即便你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對解脫也沒有絲毫之利益。我曾經給你們講過這麼一個公案。曾經有一位修行者,平常修禅定的時候,一禅可以安住一兩個小時甚至兩叁個小時,幾乎沒有絲毫之散亂,問我這種禅定見解如何。當時我問他:“你修學禅定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由于生活中煩惱太多,希望自己內心稍微平靜一點,雖然沒有煩惱的時間只有兩叁個小時,也算是成功了。但若談到解脫,這種禅定和解脫沒有絲毫之關系。”
禅定通常講解安住分與清淨分兩種。時時要銘記心中的是,僅僅具有安住分而不具清淨分的禅定,不是出世間勝觀。反觀自己的禅定,在止息妄念的無分別狀態中,明分(即清淨分)如何?在辨別的時候,必須遵照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不能摻雜絲毫自己的觀念,更不能以聞思之詞句掩蓋實修,給自己的修行裝飾一個好聽的名詞。可能有些人會說,他在安住的同時也有明分,因爲非常清明。這時候再問一句,你前面所有的一切景象,你都能知道嗎?當然,由于有時候我們修行稍緊的緣故,眼睛會越來越模糊。比如,剛開始打坐期間,可能看得非常清楚,但一段時間後,眼前開始逐漸模糊,說明五根開始進入緊張狀態。雖然這是修行期間非常容易出現的現象,但我們應該了解調伏之道。
我們在講成熟口訣法和上師相應法期間,時時都在強調修行的四個要點——傳承法脈清淨、通達方便、認識智慧、善巧運用,其中善巧運用主要講解各種方便的運用,以迅速赤裸見解。若不懂這些道理,就不知該何時運用剖析調伏妄念、粗直視調伏妄念、細直視調伏妄念、安住調伏妄念以及持風等一系列方便,那永遠不會進入自然之中。我們先舉個例子,如今在座的弟子們平常都在修禅定,那麼修完禅定以後,是否感覺身體很繃緊?是否下座後還需要一陣時間才能恢複原來的狀態?若有這種顯現,充分說明你在打坐期間還是過于緊張。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座上提念不能昏沈、不能掉舉,內心趨入一種緊張狀態,也很正常。但是禅定的增上少不了自然,此時必須依靠善巧運用。
可能有些弟子會有這樣的疑問,善巧運用、剖析、直視和安住都是上師瑜伽的名詞,在成熟口訣法中,也需要這樣做嗎?當然需要。前兩年在講解《勝乘獅吼妙音》期間,從前行破除心房直到印證之見,不就在講解一個次第道嗎?覓心法以下都在講解剖析調伏妄念,覓心法以上是粗直視、細直視和安住調伏妄念四大解脫。難道其外還有成熟口訣法嗎?我們這樣傳講的目的,就是告誡弟子們,平常修行期間,要善巧運用這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