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九課(九)世間禅定不能成辦解脫的根本原因
我們這次傳講的《聖者言教》分爲聞法方式和宣說引導次第兩種。聞法方式分爲發心和行爲,發心以上講完,接下來我們開始講解行爲。
在講解行爲之前,我想還是先回顧一下修行的要點。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說過:“若具足叁殊勝法,成佛已足;若不具足,即便具備其他一切條件,也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成辦西方極樂世界的唯一條件就是叁殊勝法。無論修學什麼法門,都要圓滿叁殊勝法。
叁殊勝法即清淨發心、清淨正行和清淨回向——令善根轉變成無量爲清淨發心,令善根不被惡緣摧毀爲清淨正行,令善根日日增上爲清淨回向。通常我們在修禅定的時候,前面有發心——願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證悟佛果而修學禅定,中間修正行——盡量讓自己的內心清淨,後面再做回向。在修禅定期間,若只能達到世間禅定,這時候一定要止觀交修。作爲凡夫,昏沈掉舉時時都在侵犯我們的內心,因此修止的時間通常不會很長,可能也就幾十秒、幾分鍾或幾十分鍾。這時候該怎麼去觀想呢?當然用菩提心等方便去對治煩惱,意義非常廣大。若僅僅令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而不具備菩提心等一系列功德,永遠成辦不了解脫。所以我們在講法過程中複次強調,成辦解脫的唯一條件是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爲什麼不講解禅定呢?因爲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都要支分爲有緣和無緣兩種,無緣本身就是禅定,禅定的同時具備叁種功德。反觀自己平常修法,禅定如何樹立出離心?如何樹立菩提心?如何樹立信心?一旦禅定中不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不具備叁殊勝法,這種禅定就叫做世間禅定。世間禅定一禅可以安住數千大劫,最終不能成辦解脫的最大原因,就是不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所以我們在修行過程中,觀想時盡可能以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來對治一切煩惱,達到便智雙運,這些都非常非常重要。
對出世間禅定不理解的人,往往認爲發菩提心就是在善行之前,依靠起心動念做一個發心,似乎沒什麼困難,每天都在這樣做。但是在聽聞了上述道理之後,我們應該細致觀待自己的禅定是否具備菩提心。從順緣的角度而言,令善根轉變成無量要有清淨發心;從逆緣的角度來說,無始至今所造的煩惱異常沈重,要消盡一切逆緣,必須依靠殊勝菩提心,如頌曰:“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這些都在講解清淨發心的功德。
發心總分爲無記之念發心、惡念發心和善念發心叁種。觀察自心,若爲無記之念,應盡可能轉變成善念發心;若爲惡念發心,則要斷除惡念發心而生起善念發心。所以每當我們修行期間,第一時間要觀待自己的發心如何。如果修法的一切是爲了世間八法(惡念發心),無論以下所修的法是遠道法相乘、近道金剛乘抑或捷徑之道無上竅訣大圓滿,都變成世間功德,永遠不會成爲解脫之因。所以時時觀待自己的發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