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九課(十)佛法需要創新嗎
【修持一切正法時,需如理取舍而行持。】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曰:“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應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而做取舍。與貪嗔癡煩惱交雜在一起的一切法,都稱之爲非法,無論口中念誦、身做禮拜,還是在幽靜山林舍事專修,所做一切沒有絲毫之功德。若能遠離貪嗔癡煩惱,契合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一切行持都稱之爲正法。所以應該依此如理取舍而行持。
有時候我們無意中難免有這樣的觀念,只要自己認爲是善的行爲,就應該是正法。但凡夫的思維變化無常,依據個人的標准和喜好,很難抉擇什麼是正法,所以我們時時都在講解,能否稱之爲正法,要以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作爲依據。符合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就是正法;不符合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即便你自認爲多麼殊勝,都稱之爲非法。
現今很多人認爲誕生于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法,應該與時俱進,有所創新,但這完全是不懂佛法導致的過失。往昔我在亞青寺初次給漢族弟子講法期間,也遇到過類似的說法。有一天我在某位居士前得到一本《六中陰教授》,當時由于我的漢語不太好,所以我用漢文版《六中陰教授》與藏文版對照著閱讀,便于理解漢語。結果發現,漢文版《六中陰教授》與藏文版有很大出入——有些藏文版的內容在漢文版中沒有,而有些藏文版沒有的內容卻在漢文版中出現。需知,《六中陰教授》是藏傳佛教大伏藏師事業洲取出的伏藏品,漢文譯本應該與藏文原版完全一致才對。針對我的這個疑問,那位居士說:“這就是人間佛法。古老的思想當然也有很多好的成分,但白雲蒼狗,世事滄桑,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古老的思想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現代人把他們認爲好的思想保留下來,不好的地方用現代思想進行了武裝,這就是漢文版《六中陰教授》與原版不同的原因。這是一種創新。”
當時我想,《六中陰教授》完全是超越思維範疇的智慧流露,不是依靠思維推理出來的,即便當今時代的人思維多麼豐富,自認爲智慧多麼高尚,但只要在思維範疇之中,變化就永久沒有盡頭。今天最好的東西,明天可能就是最壞的,今天認爲正確的做法,明天可能就是錯誤的。思維範疇之中,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創新也在情理之中。但用思維去推理、揣摩曆代傳承祖師超越思維之境界,是永遠無法企及的,自然也談不上創新。
所謂超越思維,講解的是心的本性,他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超越言語之見解。爲了讓後一代弟子更好地理解這種見解,曆代傳承祖師用詞句進行了诠釋。我們現前站在思維的立場上,將它定義爲最圓滿的境界。但真實的境界用禅宗的話來說,就是“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完全無法用思維、語言來推理。所以要記住,我們依教奉行,要依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行持,不能自以爲是地“搞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