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九課(十叁)善巧運用殊勝方便才有可能即生成就

  聖者言教 第九課(十叁)善巧運用殊勝方便才有可能即生成就

  這兩年我們講了很多遍上師瑜伽,在講善巧運用的時候,已經把成熟口訣法的所有修學集中到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之中。我們知道,修行期間妄念起現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妄念粗大,有時候妄念細微,有時候沒有什麼妄念。作爲修行者必須要知道,妄念很粗大的時候該如何對治,妄念稍微細一點的時候該如何對治,完全沒有妄念的時候該如何安住等,這就是善巧運用。

  我們在講叁乘教法的時候講過,小乘教法對治煩惱的方法是斷除,大乘教法爲轉變,密宗爲運用。作爲密宗的修行者,我們應該反躬自問,在對治煩惱的時候,我們是斷除?轉變?還是運用?由于密宗見解很高的原因,在沒有達到體用一如之前,很難運用煩惱。但即使不能運用煩惱,對于對治煩惱的一系列過程,我們都得通達,不能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世間有這樣的俗語:“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我們在平常修行期間,是否也這麼想——不管斷除、轉變還是運用,只要能對治煩惱,就是好的對治法?

  我們在講解《顯密之差異》期間,顯宗成辦解脫需要叁大阿僧祇劫,密宗短短一生即可成辦解脫,時間上的巨大差距,主要源于方便與殊勝方便之間的差異。如果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把所有一切方便都交雜在一起對治煩惱,煩惱可能被調伏,但能否達到即生成就的預期,可就不一定了。比如我們要到某個地方旅遊,按照大步行走的速度,一分鍾可以到達,但如果你認爲只要朝目的地的方向行走就可以了,不必保持這樣的速度,而改用小步走,我想一分鍾可能到達不了,甚至需要十分鍾乃至更長的時間。同樣的道理,運用無上竅訣大圓滿殊勝方便一生可以成辦解脫,但若摻雜其他方便,雖然可以對治煩惱,但是能否一生成辦解脫,可就難說了。

  爲了圓滿我們即生成就的追求,我們必須通達調伏煩惱的一系列過程,並把所有的竅訣法都運用在對治煩惱之上。修行期間遇到任何疑問,都應及時在導師面前提問。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好的弟子,無論聞思還是修行,都有很好的經驗,和這些金剛道友一起探討,也是很好的。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達修行方便並善巧運用,最終獲得成就的果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