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九課(十四)行持任何善法都應具足六度
凡是具足六度波羅蜜的一切行爲,都稱之爲正法。因此我們平常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具足六度波羅蜜。
我們在供奉一朵花的時候,如何具備六度波羅蜜?首先,供花是布施。第二,在供奉過程中,供奉的花不是從很髒的地方摘來的,也沒有很多缺陷,甚至是一朵自己認爲最好的花。如果在很多花中你沒有選擇,見到一朵有很多缺陷的花仍然把它摘下來供奉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與你挑選了一朵最美麗的花供奉,功德完全不同。這種抉擇就是持戒。在摘花的過程中不傷及其他有情衆生的生命,爲忍辱。比如摘花的時候,旁邊有只小小的螞蟻,你不管螞蟻死活而僅僅想到供養,是不如法的,所以在摘花的整個過程中,都不能傷及有情衆生的生命。在摘花的時候,無論風吹日曬雨淋,忍辱一切去做,就是精進。在整個摘花供奉的過程中,不摻雜于貪嗔癡煩惱,是禅定。懂得花的本性是空性、明空不二的道理,是般若。所以即便供養一朵花,也要具備六度波羅蜜。
供一盞燈也同樣具足六度。比如,供燈本身就是布施。供奉的過程中,要把燈芯做好,燈器擦拭幹淨,是持戒。供燈的整個過程不傷及其他生命,爲忍辱。供奉的時候沒有敷衍了事的思想,而是精益求精,爲精進。供的過程中不摻雜于其他煩惱,爲禅定。了知叁輪體空等一系列道理,爲智慧。所以,僅僅供一盞燈,也具備六度波羅蜜。
即便在布施乞丐的時候,也要具備六度波羅蜜。首先,遇到乞丐布施他所需要的東西,本身就是布施。布施的物品,應該是自己能用甚至是最好的,而非自己不需要本來就要扔掉的。無論上供還是下施,都應該是最好的,最起碼也要做到是自己在用的東西。這就叫做持戒。布施過程中不傷害他人,是忍辱。有些人布施時像給狗扔食品一樣,把布施的東西直接扔到乞丐面前,是不如法的。布施時慈顔含笑,蹲下把食品或其他物品放在乞丐面前,不怕麻煩,是爲精進。在布施的整個過程中,不摻雜其他煩惱,爲禅定。若在布施時想得到利益回報,就不具備禅定。若想到布施的功德,還應把功德回向給所布施的對境。所以布施應該在慈悲的前提下不摻雜貪嗔癡煩惱。布施時知道叁輪體空,爲般若。所以無論做什麼善事,都要具備六度波羅蜜,而不具備六度波羅蜜的一切善行,都不叫做正法。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天天都在說,僅憑表面的善行不一定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因爲世上哪有一個有情衆生一生中沒做過一件善事呢?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善,必須具備六度波羅蜜。知道這些道理之後,我們必須做到令自己平常的修行具足六度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