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舟四字念佛的訣要(釋常善)

  

般舟四字念佛的訣要

  身念佛,心念佛,身心俱念。呼吸念佛,脈膊念佛,內外俱念佛。你念佛,我念佛,大衆念佛,法界念佛,共振念佛。節奏念佛,身形念佛,呼吸念佛,韻律念佛,盡虛空遍法界無不念佛

  至心頂禮恩師上果下孝老和尚,至誠頂禮大德上常下覺法師,感恩恩師多次親臨示範賜教,感恩上常下覺法師細致教誡,毫無保留傳授要訣。一年來在恩師門下踩般舟念佛,尤其是在恩師的不言之教之下,體會頗多,受用不盡,難以細表。現以笨拙之筆略述如下。懇請恩師賜教。南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常善至誠頂禮恭十。

  1. 正字訣:正念正行,正氣正順,大大方方,老實念佛,沒有任何僥幸的成份,身體中正,脊椎正,正胸,收腹,微收下巴,提臀略微收肛,全身自然放松,踏腳時平正穩。收腳時前腳掌略微有個上翹意識,腳是向前平移的,不是掂腳尖的,也不是偏腳後根的。心無挂礙才是正,心地老實才有正,踏實努力不急不躁才爲正,心無分別根本正。

  2. 等字訣:心一等念,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每一個字都是平等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平等的,每一時間都是平等的;什麼人帶隊都是平等的,唱快唱慢唱高唱低是平等的;步子大小都是平等的。于差別相中證平等相,于平等心中得大自在。明節奏與暗節奏的平等,同一節奏中呼與吸的平等,同一節奏中有聲音與沒有聲音的平等。真正合格的領衆者,其心一等,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不會有差異,從第一圈到最後一圈不會有差異,每一圈多少步,每步多少長,每步多少時間都是基本均等無異。帶人多人少,帶男衆女衆,沒有差異。此地彼地沒有差異。起始中間結尾沒有差異。

  3. 圓字訣:每一個字都有明暗二個節奏,尤其是暗節奏不要省略了。尤其是慢板的時候,每個字唱完(呼氣完成,同時就完成吸氣的動作,只管每個字的發音,要有點暴發性,或稱爆破音,不要管吸氣,呼完了自然就會吸氣,管呼完就是管吸氣。這點特別重要,也是別于其它念佛方法最重要的所在),每個字都是圓滿的,每一句都是圓滿的,每一種節拍都是圓滿的,每一支香都是圓滿的。千萬不要一口氣唱(憋)到底,在偷偷的吃掉一點暗的節奏。心不均等,心不從容,有趕節奏趕場子的嫌疑,如是心地不能相應,不能圓融。

  4. 觀字訣:

  a) 第一觀想:這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都有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诃薩、一切天龍八部、一切四大天王、一切忉利天王。一切大梵天王之皆共贊譽,之皆共擁護承事供養,之瞻視敬仰思欲相見

  b) 第二觀想:這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都得一切諸佛之印可,都系一切諸佛之教誡,都具足圓滿一切諸佛之最上功德。亦同時具足這個佛號所擁有的一切功德。不僅總持一切密法顯法,總持一切咒語,亦總持一切功德。當下圓滿,當下具足,當下究竟,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都是圓滿、具足、究竟。

  c) 第叁觀想:這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說不定都有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诃薩在暗中摩頂愛敬贊歎。

  d) 第四觀想:這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的至心念佛至誠精進都有在深深地感動著冤親債主,都在深刻地感染著過往神靈,都在爲一切天龍八部一切四大天王一切忉利天王一切大梵天王積聚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邁向極樂世界極其堅實的一步。

  e) 第五觀想:這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都是一切諸佛在將你造就,都是一切菩薩摩诃薩在將你成就,綿綿密密,無邊無際,無終無始。

  f) 第六觀想:只要你心一等念,一切諸佛就悉在前立,就立于你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聲每一步每一呼吸每一節奏每一身形當中,就與你共修,與你共念,與你同行。

  g) 第七觀想:阿彌陀佛一直就在你的頭頂,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在你左右二邊,聖言,汝精進故汝至心故汝切願故,吾來摩頂吾來加持吾來助汝。

  h) 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是個引罄,是面法鼓,是個木魚;用你的心,你的腳,你的呼吸,你的節奏來撞擊之;來韻合之;來順應之;

  i) 觀想法界之海與你的心海無二,其小無內其大無外,你用的心,你的音聲,你的腳步,你的節奏彙入法界之流,歸入法界之海,融入法界之心。

  j) 這是一場法界盛會(事),你是其中的一分子,一個演員,一個導演;你的這聲佛號能夠感染能夠感動能夠打動你的冤親債主嗎?能夠博大平等真誠完美的回向于一切六道群靈嗎?能夠對得起之所守護嗎?能夠擔得上之所稱贊嗎?能夠念念之中相融于一切諸佛世尊一切菩薩一切護法的之所愛念嗎?能夠配得上“皆親臨視”嗎?有資格接受“自稱名號摩頂慰安稱楊勸發”及夢中“宣說諸余經典”嗎?

  5. 感恩訣:感恩道場,感恩主七和尚,感恩所有同修,感恩他們共同來成就你。感恩心可以度化自己的分別心,是非心。可以使自己能夠老實念佛,能夠紮實用功。

  6. 受用訣:你只管受用,你不分別,你不管其它,你以至誠感恩的心,感恩周圍的一切,于任何境界相不生分別,于任何逆緣難緣不生瞋恨的心瞋恨的念,只是恭敬受用,努力精進。

  7. 只管訣:在所有的訣中,這個訣其實是最最重要最最核心的一個,有專文論述過了,這裏不多說。所有的訣都要落實于這一訣當中,所有訣等于是個前導,都最終凝縮于這一訣當中。這一訣其實難度也是最大,所做到的程度也易最淺。實在是要管的東西太多了,境界來了,自然就給你拐跑了,苦痛來了,自然也把你騙走了,環境與你預想的不一樣,自然而然也會讓你生出煩惱。就連念佛方法種種也會讓你生出各種妄想,就算你自己的觀點也會打架,也會左右互搏。這些無一不妨礙你的只管念。真正能夠只管念的還真是積累了無量無邊福德才有的事。人就是這樣,明明知道這個理,知道這個重要性,可事實上就是非常難做到。

  8. 深字訣:呼吸要深,唱得慢莊嚴自然就會很有深度,很有內涵,很有一種收攝力,很有一種密藏力(似乎透露了一點點,但其下面的“冰山”大得不得了,似乎又不願意給人發現但又遮蓋不住),也只要腹式呼吸才能真正深,也只有深沈才能真正顯現出佛號的內涵與藏德。

  9. 內字訣:注重內在的一種共振,內在的一種節律,一種韻味,內在的一種強烈的共鳴,內在的一種身心俱融的感受,外似沈靜如水,內有萬馬奔騰。內在即是法界,內在即是虛空,所有虛空法界收攝其中,一起共舞一起共振一起共鳴一起歡快自然的脈動

  10. 彈字訣:落下去是整個身體的力量,不是腳掌,也不是小腿的力量,落起都充滿彈性,自然而然,一彈而起,象皮球似的,整個身體又象在虛空中平穩飄移似的,(有點草上飛的味道)。悠字訣:就象秋千悠起來了似的。踏字訣必須有彈的效果才是妙踏。沒有踏字訣,彈成了亂彈,扯彈,浮彈,雜彈。彈其實是一種自然的內在的微妙的共振。彈才有真正的韻味,妙味。彈不出的是在勞力,妙彈者才是心行。勞力者不入流不入界也,心行者方與般舟叁昧有緣也。

  11. 韻字訣:韻味,韻律,臭美,自得其樂。陶醉其中,沈迷其中。此中形成巨大的慣性力量。琴字訣:整個身體就象個琴,身中正,重心移,一條線,共踏步就是這架琴的弦,呼吸是在彈這根琴弦,腹式呼吸是高級的彈法指法;用心不同是彈的輕重力量節奏的不同,每一字每一音都象這架琴發出的美妙的旋律,皆是梵音,皆有顫音皆有妙響(回響)皆出妙指,皆系韻味無窮。

  12. 穩字訣:念佛重在平穩,平常心,平穩心,只管念也只有在平常心平穩心的狀態下才是真正的只管念,否則都是有求有欲的狀態。平字訣,平和心平常心,平常調,平平常常,非常的安穩,非常的滿足,一切俱足,一切含攝,一切總持。調子不高不低,聲音不大不小,音色不輕不重,呼吸不急不躁,字字遊刃有余,句句從容不迫,節節圓融無礙。有高潮必有低谷,有興高采烈必有疲疲塌塌,有生必有滅,有求有欲必有所累,這些都非正常之道,更非大定之道。唯掌握好平穩二訣,才是真正大定大道。

  13. 共振訣:內振,以腹式呼吸帶動五髒六腑的內動,進一步帶動八萬四千毛孔細胞一起念佛;外振:與虛空法界之節奏的共振,與當下大衆節奏的共振。呼吸與身形的共振,腳平踏用暗勁暴發性踏出的同時,呼氣過程也正好完成。踏腳的同時身體重心恰恰在一條線上,整個身體力量與踏步節奏的共振。內腹式呼吸發聲與收斂式韻味的共振。和聲與大衆節奏的共振。踏字訣與共振訣的共用,是這種念佛方法的生命力所在。這種共振訣強調的是無我,是皈依于是投身于是皈順于法界的節奏大衆的節奏。強調的是在共有的節奏中真正得到受用。有我就很難融入,也很難共振,其實也就很難受用。共振訣修的是無我,是皈依。不斷的念不斷的共振,不斷的無我,不斷的強化對大衆節奏的認可,對法界節奏的皈依。自然于不知不覺中融入法界之海。

  14. 和字訣:和維那師的節奏,和大衆的節奏;一定是個跟隨的角色,不是個引導的角色。心來和腳,容易掌握節奏,不要腳去追心,追也追不上,手忙腳亂。心來和呼吸,不要逆著呼吸的節奏或者不管呼吸的節奏,拼命亂唱一氣。首先和節奏,不要忙著和聲(用腳來和維那師的節奏、大衆的節奏,這時候是以自己的腳和維那師的聲;再到後來是以自己的聲來和自己的腳同時和維那師的聲),一上來不要急著念或唱,要以大衆聲音爲自己聲音,首先是腳的節奏跟上,跟准,…

《般舟四字念佛的訣要(釋常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