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五▪P2

  ..續本文上一頁晚上睡覺想一想,想一想,你就背著這個臭皮囊,你爲什麼把它背過來呢,自己飛過來不好嗎,你要背著它過來幹什麼呢?沒有辦法,你必須背著它,就像說美麗的公主啊,要背著一個醜八怪。你的心是一個美麗的公主,但是背著一個醜八怪,沒辦法啊,就得背著。所以佛教講,有業障,你上輩子造了這種業,你這輩子必須得背著。不過沒有關系,帶著它來聽聽法也好,要借用這個臭皮囊啊,因爲你執著于它了,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沒有這種障礙了,你背著它就飛不起來了,本來一動念就來了,你看極樂世界多好。到了極樂世界你沒有這個臭皮囊了,那你是法身,你是報身,你是化身,到了極樂世界一動念,你就遍法界,到十方諸佛世界供養無量諸佛,化現無量菩薩,成就無上成等正覺,度化衆生成就佛道,種種示現,種種變化,種種供養,這個多自在。你在此世界一點都得不到,到了極樂世界,沒有任何障礙,所以彼世界沒有障礙,此世界障礙太重,在極樂世界成就身口意無所障礙。我們要認識到此世界與極樂世界依報不能比,此世界身不安。那麼極樂世界還有一個就是心安,此世界的心是什麼,就是六觀的感受,我們已經把真心迷失了,我們真正的心被你的妄想,被你的感官,就是你眼睛,耳朵,鼻子,這種貪著,嗔,癡,你這種感官的快樂,就是一種妄想,這種妄想靠“色聲香味觸法”的刺激,尋找刺激的快樂。眼睛尋找色,開心了也痛苦,快樂了也痛苦,爲什麼,你眼睛看到不好的也痛苦。舍也是苦,你看到好的,你想得,得也是苦,求不得苦,你想得到的東西你也苦,你想舍掉的東西你也很苦,所以你的心總是很苦,你想得得不到,你想舍舍不掉。你想舍掉,他粘著你,你想救他,幫助不了,就這樣的狀態,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以這種苦粘著我們,所以在此世界,我們的心叫什麼,叫不自由,我們的心是不會自由的。因爲我們用六感官,在此世界修行實在太難,因爲我們往往都是注重感官,這念佛的聲音好不好聽啊,都注重這個東西,所以我們此世界任何聲音好不好聽,莊不莊嚴,都是會障礙我們,我們注重感官的快樂,我們不注重心,我們用意識,我們用識分別,無始以來用分別心,這個分別心就像水裏的月亮一樣,它本身是不可得的,但是你一定要可得,就像竹籃打水一場空。就是說我們每天用竹籃子在打水,最後什麼都得不到,所以此世界是很苦的。所以我們的依報裏我們的心是不安的,但是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會心安了,爲什麼呢,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的肉體就沒有了,那我們什麼東西往生到極樂世界呢,就是我們的真心,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用真心看世界的,不是用眼睛,耳朵看,是用心看世界的。沒找到心,大家不知道這個心是什麼東西,現在說你也不明白,總的說就是我們有一個真心,就像昨天講這個世界都是緣起,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緣起。但是呢,你在緣起裏執著了我,五蘊,有了五蘊就有對立,就有能所,有了能所就分別,就衆生見,有了衆生見,就有了時間,就有了六道輪回,如果要是你五蘊斷了,那你就見到了真心,那怎麼斷五蘊呢,就是斷我見,你把我的見斷了,那你就見到真心了。但是自古以來,這個我對身體的執著,身體就是大妄,堅固的執著。這個我靠什麼支撐,就是靠這個肉體,所以呢,在《楞嚴經》裏講,身體是堅固的我執,爲什麼感覺我有一個身體呢,就是非常堅固的我執,你把我的執著放下來,你的身體就會如幻如化,慢慢的你就會對它放生,你就不會很緊張,一個人活的很緊張,就因爲我執很重。所以呢對身體不要強烈的執著,這個我執會慢慢的放生,對身體的執著會增加我執,我執呢又增加身體的堅固,就生病,種種問題都會生出來,所以這兩方面都可以觀照。不要對身體太執著,也不要我執太重,我執就是五蘊,五蘊就是魔啊,這個魔啊就是你的心啊,産生我執以後産生的五陰魔,五陰魔就是天魔,這個天魔是如夢如幻,沒有根本,但是有境,什麼境界呢,大家知道,天上有雲彩,我們遠遠看似乎有,近看又沒有,這個叫做魔。魔從哪裏來啊,魔就像水裏的月亮,看似有,實是無,他是虛幻的,是你執著以後産生一個幻境,如果你病治好了,心治好了,那個五陰魔自然就沒有了,他自己就消失掉了。所以在此世界我執非常的重,所以對身體有堅固的執著,能所不能雙亡,就是我的五蘊對于時間的法産生堅固的執著,變成人法二執,就是我執和法執。所以釋迦摩尼佛成佛的時候,講了一句話:“善哉善哉,大地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他說所有的衆生都是佛,因爲我法二執不能證得。我執對于法的執著産生幻有,所以真我就看不見了,本來是佛,是圓滿的,就是因爲我法二執而不能獲得。有了我法二執,我見,人見就出來了,能所不能忘啊,分別就出來了,他是男的,她是女的,他好看,他不好看。因爲有人我,就會生六根,而有六根的顯現,就産生了境界,執著越重,外面的境界就越重,所以産生六道輪回的生死。如果你見到什麼都和心有關系,你越惡就見到的惡相,越善就見到的善相,所以看到外面的一切善相和惡相都叫法,而這些法都是和你心都有關系的。所以這種堅固的執著,我們在此世界要把這種堅固的執著破掉很難,很難。但是我們到了極樂世界以後,這個我沒有了,我執也沒有了,是自己真心的顯露,真心出來,看到阿彌陀佛的功德和光明,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他的依正莊嚴。打個比例來講,在此世界我們見到佛像,大家就會執著,這個佛像莊嚴,後來看到別人的佛像就不歡喜了,爲什麼呢,因爲你的分別心很重,你是用眼睛看的,但是到他方國土,還不講是極樂世界,在別的國土裏都不一樣。在維摩诘經裏的香積國土,香積國土的衆生是什麼樣子的呢,他眼睛看色,耳朵聽音,鼻子聞味就證阿羅漢,須陀含,斯陀含,阿那含,他就可以證到果位,爲什麼,因爲他不是用耳朵,他用心,他用心看這個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用慈悲喜舍,用心看人是沒有是非的,你仔細看,如果你對一個人不滿,你用心看就沒有不滿了,你用眼睛看,一定有不歡喜的東西。我教你們,大家緊緊記住,不管看哪個,不歡喜,你用心來看,他就沒有不歡喜的東西了,我看我這些徒弟,我用眼睛,耳朵看,我對哪個都不滿,我不高興,我煩惱,我靜下來用心看,不一樣了,我覺得我的慈悲心出來了,我的徒弟很可愛了,我就感覺到每個人都很可愛,這個弟子多可愛。我們爲什麼在這個世界是這麼苦惱呢,因爲你不用心,所以你不用心就很痛苦了。所以到這個極樂世界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意,是用心,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相應的一刹那,當然就能心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他心是遍法界的,我們不了解的以爲有個意識,幻有爲心。那麼,講般若智慧大家可能聽不懂,我們的真心沒找到,我也沒看過那心是什麼樣子的,我只知道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感覺我看你們還是用意識看的,你長的好看,他長的不好看。我們用心看,有時候還是有一點感覺,但是又會忘記,哪個來敲我一百塊錢就不行,我的錢怎麼被人拿去了呢,有時候別人供養一百塊錢放沙發上,別人幫我收箱子裏去了,回來我還記著別人供養我一百塊錢,一看,沒有了,是誰拿去了呢,馬上就動念頭了,很快的,是不是,沒有達到無相,所以觀察我自己還是西方極樂靠得住,此世界的智慧完全靠不住,就憑你,有的人說常福師開悟了,其實沒有開悟知道嗎,我還是個凡夫,因爲我感覺還有念頭在那個地方啊,只是不告訴別人而已啊,我對別人不滿,我不會告訴你,哪個徒弟不聽話,我不會告訴別人,但是你們很快就告訴別人了,這一點我比你們要強一點點。但是極樂世界就不一樣,極樂世界的心跟這個世界完全是吻合的,極樂世界的體相用,體就是心,阿彌陀佛的心跟你的心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到極樂世界,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成爲一體,阿彌陀佛的心又在哪裏呢,阿彌陀佛的心在莊嚴之中。打個比例來講,大磬,大磬這個銅就好比阿彌陀佛的心,心在哪個地方呢,在大磬裏面,你說大磬的上面是銅啊,還是大磬的底下是銅,大磬的左邊是銅還是右邊是銅啊,大家悟了沒有,原來哪個地方都有銅,就像桌子一樣,這個木頭呢就是心,這四個腳,阿彌陀佛的心是在哪個腳上面呢,是不是木頭在這個腳,那個腳沒有呢?哪個沒有木頭呢,婆婆能聽的懂嗎,所以我用簡單的比喻,希望每個人都能聽的懂,智慧就開了,阿彌陀佛的心就像木頭住在箱子裏一樣,所以阿彌陀佛的心在哪裏?在他功德之中,所以阿彌陀佛的心是整個的桌子,整個的大磬,是整個的西方極樂世界。大家想一想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的心是一,那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你的心會在哪裏?會在一切處,那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看到世界萬物,用你心看的時候,哪個地方看不到?你跟阿彌陀佛心是一樣的,那你就遍法界了,只要是阿彌陀佛遍法界了,你就是遍法界了,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是不是,因爲這是用心看世界,這是你的真心。大家看,極樂世界有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有種種的變化,阿彌陀佛的心在東邊、南邊、西邊、北邊,阿彌陀佛爲什麼有這四個角呢,這個叫做化身,爲什麼化身啊,這就是利他,利他叫十方,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攝取十方衆生。也就是說,這個十方是代表衆生,四個角是代表衆生,四個角是阿彌陀佛,四個角就代表我們的心,我們在此世界也可以悟到,原來到了極樂世界,可以遍滿十方,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心就是整個的莊嚴,利他的功德在十方,你的心就和阿彌陀佛的心一體,你的功德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同一體,阿彌陀佛的化身就是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化身,跟我們是一體的,你到西方以後,就可以遍滿十方,到十方世界無所障礙,所以…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