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掌中解脫 第二十四天 發心儀軌(正行)

  掌中解脫

  

  

  第二十四天 發心儀軌(正行)

  

  (第一次集會時,我們一齊念誦經典,也修了施放朵瑪等法。第二次集會時,迎請大寶上師入座,並修「加行法」,供養蔓等均爲長頌。隨後奉獻請求授予發心律儀的曼荼羅。當時每人手裏都捧著發心供養,獻穹曼荼羅之後,大家將供品獻到上師跟前、累積成堆。

  

  帕繃喀大師先引述叁界法王宗喀巴大師的話,「大乘道命爲發心」1等,如前介紹了發心的種種功德。接著說:)

  

  從「暇滿」、「難得」開始,大家要依次修心,使心地調柔。在觀修所緣的時候,應設想一切有情圍繞在自己身邊,六道衆生全都現爲人相,觀一切男性有情爲父、一切女性有情爲母,分坐于右、左兩側。

  

  次觀上師爲釋迦佛,周圍有賢劫千佛等圍繞。在迎請來的上師、佛、菩薩面前,右膝下跪。

  

  (隨後,大寶上師解釋了儀軌中的各頌文意,並由上師領誦,弟子跟隨。上師先念了「皈依發心偈」2叁遍、「爲救衆生遠離有寂畏」等3頌文叁遍,這是「皈依」與「立誓受持發心」。其次爲正行,願心與行心同時並受,誦「諸位上師佛菩薩」等以請求許可爲先的受戒文 4叁遍。「如今此生有果利」等 5頌文一遍,這是有關生歡喜心與受持學處的內容。大師接著說:)

  

  今天就在我們發菩提心時,十方無量世界中的諸佛剎土及寶座大爲震動,衆眷屬詢問是何因緣,諸佛回答說:「在雪域藏地名爲曲桑茅篷的地方,弟子『 某某 』與『 某某 』在其師降巴丹增成烈嘉措座前發大菩提心,因此力量而震動」。他們都發願:希望各位不退初心且功行圓滿。

  

  (隨後,大師盡力捧起一堆發心供養,剩余的由侍從捧著,大師說:)

  

  「因爲參加這次《菩提道次第》法會、發菩提心,我們積聚了無量善根,以此善根爲代表,爲了保證叁世善資糧不致浪費,我們現在作如是回向:我們將這些善根托付給至尊彌勒怙主,憑借這些善根的力量,將來有一天,當彌勒怙主在這個世界上示現殊勝化身時,願我們成爲勝者彌勒怙主的最初弟子,受用語教甘露,獲得成就無上菩提的授記!」

  

  念完叁遍之後,我會把供養拋向空中,大家應當設想自己的善根變成八吉祥、七政寶等供品,落到兜率天至尊彌勒的四周,彌勒怙主也將接受這些供養並爲你們發願。

  

  (大師親自領誦「何時金剛座山頂」、「彼時彌勒佛喜悅」等頌文6,叁遍之後,將供品拋向空中。)

  

  庚二、已得守護不退之理

  

  這段分兩部分:(一)願心學處;(二)行心學處。

  

  (一)願心學處

  

  願心學處包括兩方面:⑴ 學習此生中發心不退之因;⑵ 學習余生中不離發心之因。

  

  ⑴ 學習此生中發心不退之因共有四種:① 憶念發心功德;② 晝叁次夜叁次受持發心、令發心增長不退;③ 阻止于害我者不由心饒益的惡心生起;④ 積集資糧使發心增長。

  

  ⑵ 學習余生中不離發心之因分兩組四種,前四種爲斷除四黑法:① 說妄語欺騙上師、親教師、軌範師等;② 令他人對行善生起悔意;③ 以瞋恚心對菩薩惡語相向;④ 心不正直欺诳他人。

  

  後四種爲依止四白法:① 斷除故意妄語;② 具正直心、不欺诳有情;③ 對菩薩起人師佛陀想並如實贊歎;④ 令自己所成熟的有情受取正等覺。

  

  (二)行心學處

  

  (帕繃喀大師詳細講述應該如何如法奉持菩薩戒,不爲十八根本墮、四十六惡作所染汙之法7。又說:)

  

  有道是:

  

  「我爲汝示解脫法,是否解脫自決定。」8

  

  你們要盡量將前面所講的內容用于實修,不能只視爲外在的講說之法。

  

  譬如,商人根據騾、馬等牲畜的承受能力,讓它們馱負適合的貨擔。大家也應根據自己上、中、下不同的心力,無論如何要修一些最起碼的法;尤其要將菩提心作爲修持的中心,並將其它所緣作爲修持的助伴。

  

  首先,我們要如理地依止善知識,發心實修善知識所開示的教誡內容,使暇滿具有真正的意義。這一「取心要」的工作從現在起就要開始,因爲這個人身是不會久住的,死後去哪裏受生自己也無法作主。一旦受生在惡趣之中,便會有難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們必須尋求救護遠離惡趣苦的皈依處,以及解脫惡趣苦的方法。

  

  雖然勤修這些方法能保證我們不墮惡趣,但善趣身也不外乎是苦,而且難保將來不再墮入惡趣。在仔細思考了這些情況之後,我們應當發起出離輪回之心。

  

  但是,只是自己一個人解脫輪回還不行,因爲一切有情都是對我們有恩的父母,對他們不予關心是一種卑劣的行徑。不僅如此,單是解脫輪回還不夠,因爲我們遲早要進入大乘道,所以從現在起就應入大乘道,而發心是大乘的唯一入門,所以要勤修發心之法。

  

  當我們能生起菩提心的「無勵力覺受」時,從我們來講,雖然不會計較爲利益有情而作長時間的苦行,卻不忍見母親有情這樣長時間地受苦,所以,要發殊勝菩提心而進入一切乘之最——密宗道。我們必須在合格的金剛阿阇黎跟前獲得能熟四灌頂,修習「光明」與「幻身」雙運的雙運親因,及能熟道生起次第等,以期在濁世短暫的一生中,獲得無學雙運位。

  

  在獲得無學雙運之前,需先有雙運的親因勝義光明與淨、不淨幻身。在這之前,能成熟這些道的生起次第粗分至少要臻于究竟。在這之前,必須要獲得決定培植四身種子的清淨四灌頂。在這之前,又必須先以共同道菩提心淨治相續,以造就殊勝的密宗合格根器。

  

  爲了菩提心的生起,我們先要有對一切有情受苦心生不忍的悲心;生起悲心的基礎,是自己先要對輪回的總、別痛苦發起無法忍受的出離心;發出離心之前,又先要對惡趣苦産生恐懼;而真正恐懼心的産生,需要我們先思惟業果與死期不定。

  

  唯一能促使我們生起修道之心的,是思惟暇滿、利大、難得。這一切的證德,必須依靠以意樂與加行如理依止善知識才會生起。所以,剛開始修的時候,不要好高骛遠,應從依止善知識法開始,依次修心,先生起「通達」。所謂「通達」,是指獲得這樣的自信:「如果我將來修這一所緣,定能在相續中生起,」

  

  然後再從頭開始,從「道次第」之首依止善知識法開始,對每一個所緣發起「有勵力覺受」。對已生起體驗的各科作「速修」即可,對未生起體驗的所緣,則著重專修。

  

  由于我們現在有機會遇到這樣的圓滿無誤顯密無垢教法9,如果對密法不加以熏習,是極爲可惜的。我們無論如何要對「集密」、「勝樂」、「怖畏」叁大本尊之一的生圓次第作速修。這樣的人能速修全圓教法,所以能將一切教法放在一座中修習。

  

  對上至菩提心的那些所緣發起「有勵力覺受」之後,又應從頭開始,對每一種所緣發起「無勵力覺受」。這就像是一條唯一可以通行的大道一樣10。

  

  以這種方式對上至菩提心的所緣發起體驗之後,我們便應如法地勤修密宗道二次第,如此一來,密續與大成就者論者中所說的殊勝證悟將在相續中生起。過不了多久,我們便能像嘉瓦溫薩巴父子那樣,在濁世短暫的一生中現證雙運金剛持位。

  

  如今我們已發起了菩提心,爲了趣入無上佛子之行,我們應當發願消除盡虛空際六道衆生各自的痛苦而將他們置于無上菩提之位,所以,大家要一起念「入行願」。這雖說不是我大寶上師的軌矩,但在以前赤欽父子的時代是這樣做的11,我覺得很有必要恢複這一妙規。因此,請大家配合文義心不散亂來作念誦。

  

  (接著,由帕繃喀大師領誦,預會大衆同念《入行論‧回向品》。最後,我們奉獻了酬謝曼荼羅,並念誦發願文與吉祥頌等。由于大寶上師的恩德,全圓教法心要菩提道次第妙軌縱然到了時劫的最後一刻也不會消失,它將以最爲燦爛的光明消除叁界的黑暗!)

  

  結束詞

  

  您12以慈慧之劍毀滅叁有,

  在如來教中昂然現爲執金剛之主。

  

  無邊大慧宣說諸佛妙業,

  將衆生從昏睡的床上喚起。

  

  您那空悲妙印的明月,

  使究竟樂遊戲海水高漲,綠意盎然!

  

  我的心蓮由此盛開,

  再次將您——百部之主,奉爲我的頂上莊嚴!

  

  怙主的口授如千萬種財寶,

  能滿足有寂的一切所需。

  

  把這個可見可觸的寶盒裝滿,

  它將成爲有緣之士的心寶13!

  

  您將聖教衆多次第彙集一處,

  這是一切智破除相違之舞。

  

  您以無比吉祥偉大的教證,

  依據根器將有情置于大乘14。

  

  釋迦佛無量殊勝的言教是衆生之寶,

  理解它們是最上教授,

  由此一切萬物現爲最上,

  能享用這樣的景觀是諸佛歡喜之道!15

  

  戰勝四魔的勝利鼓音,

  將牟尼甚深密意的無誤言诠傳播,

  以此順易賜給二利的信息,

  能使衆多學人受行此難得之道!16

  

  不染過失遍行大海中,

  成熟道要的自證界,爲衆開示

  沒有生、滅、我的緣起義,

  還有何道比此更爲殊妙?17

  

  一切如意寶難以比擬的難得身,

  不應用于享受現世的盛事,

  今日爲自己的、不久安樂考慮,

  這樣的人除了修此妙道,還有何求?

  

  因此,想求解脫的人們,

  不要將相似道自誇爲妙,

  當服用凝聚全圓教授的精華,

  這樣才會使你們的願望滿足。

  

  勤編本書的善資糧如恒河長流,

  這一美麗如月的水晶璎珞,

  莊嚴各方連綿亘長,

  以此緣起幻化的無量神奇,

  願人天衆生頂…

《掌中解脫 第二十四天 發心儀軌(正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