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內典字義譯注

  內典字義譯注

  

  ●卷一

  

  叁途:即叁惡道。

  

  優填王:梵語“邬陀衍那”,此言“出愛”。亦雲“優陀延”。即優填王也。(凡言梵語者,皆天竺國之語也,劫初皆梵天遺種,故稱梵。)

  

  婆羅門:此雲“淨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詳《長阿含·四姓經》。

  

  八關齋:即八戒也。在家者皆可受,期止一日一夜。欲日日持,須日日受,受則不可破。若能上品持,雖一日一夜,亦決定生天。

  

  羅漢:具雲“阿羅漢”。有叁義:一殺煩惱賊,二不受後有,叁應受人天供養。

  

  沙門:此雲“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

  

  舍利:此雲“骨身”,亦雲“靈骨”,四聖皆有之。形色不定,靈異無方。水火金石,皆不能損。

  

  菩薩:具雲“菩提薩埵”,此言“覺有情”。同佛修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又有情,指衆生言,菩薩以斯道覺斯民,故雲“覺有情”。

  

  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涅槃:此雲“滅度”,得寂滅樂,度生死苦。又“涅”曰“不生”,“槃”曰“不滅”。不生不滅,名爲涅槃。

  

  氎:音“疊”,其花可織爲布。高昌國草本,罽賓國木本。

  

  恒河:具雲“恒伽”,亦名“殑伽”,此雲“天堂來”,其河近舍衛國。

  

  菩提:此言“覺”。

  

  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叁寶:佛、法、僧也。叁寶六義,詳《寶性論》。

  

  正覺:梵語“叁菩提”,此言“正覺”。登佛之果,名成正覺。

  

  阿阇世:此言“未生怨”,瓶沙王之太子。

  

  北俱盧洲:在須彌山北,其洲人民,壽皆千歲。念衣得衣,思食得食,命終生天。

  

  祇園: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具雲“祇樹給孤獨園”,今特省文耳。

  

  精舍:佛、僧住處也。

  比丘:此言“乞士”。乞法于佛,以資慧命。乞食于世,以養色身。又雲“破惡”、“怖魔”。

  

  轉輪聖王:輪王有四種:金輪王,王四天下;銀輪王,王叁天下;銅輪王,王二天下;鐵輪王,王一閻浮提。

  

  八難:一地獄、二餓鬼、叁畜生、四邊地、五長壽天、六諸根不具、七生邪見家、八生于佛前佛後。有以北俱盧洲爲長壽天者,謬也。觀《大般若經》、《較量壽命經》,可見。

  

  如來:梵語“多陀阿伽度”,此言“如來”,佛十號中之一。

  

  釋迦牟尼佛:梵語“釋迦”,此言“能仁”。梵語“牟尼”,此言“寂默”。謂德能仁濟群類,道尚寂默無爲也。“佛”,“覺”也。

  

  天竺:即佛降生之國,亦名“印度”,亦名“身毒”,乃閻浮提之正中,先佛出世,皆在于此。周圍九萬余裏,叁面距海,北背雪山,東至震旦國,南至金地國,西至阿踰遮國,北至小香山,各五萬八千裏。其國于夏至午刻,用土圭測之,四面無影。其余一切國土,皆有影。

  

  淨飯王:梵語“閱頭檀”,此言“淨飯”,或雲“白淨”。佛之父王,迦維羅衛國主也。

  

  摩耶夫人:具雲“摩诃摩耶”,此言“大術”,或雲“大幻”,謂能以大幻術,母諸佛也。

  

  波羅叉:亦雲“畢利叉”,此言“無憂”。

  

  四大天王:北多聞天王,東持國天王,南增長天王,西廣目天王。

  

  忉利天王:即帝釋天主釋提桓因也。《涅槃經》別有十一名。

  

  毗首羯磨:此雲“種種工業”。西土工巧者,多祭此天。

  

  叁十二相:足下平滿,有千輻輪相;手足柔如兜羅綿;足指紋同绮畫;圓滿纖長;足跟與趺相稱;光潤高滿;雙腨漸次纖圓;雙臂垂膝;陰藏有梵相;毛孔绀青宛轉;發皆右旋;膚不沾水;身皮金色晃耀;手足肩頸七處充滿;肩項殊妙;膊腋充實;容儀洪滿;體相端嚴;身量悉稱;威容廣大如獅子王;常光面各一尋;四十齒齊密,白如珂雪;四牙鋒利;得味中上味;舌相淨薄,能覆面輪,至于發際;梵音和雅,遠近等聞;眼睫绀青齊整;鮮白紅環;面如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眉間有白毫相;頂上高顯,周圓猶如天蓋。

  

  八十隨形好:詳《華嚴》、《大般若》、《叁昧海》等經。

  

  耶輸陀羅:此雲“名聞”,移施長者之女,悉達太子之妃,羅睺羅之母。

  

  瞿夷:此雲“明女”,舍夷長者之女。《十二遊經》及《釋論》皆雲是太子正妃,耶輸陀羅爲次妃。

  

  鹿野:釋長者之女,太子第叁妃也。

  

  波旬:亦雲“波卑夜”,此雲“極惡”,魔王名也。

  

  叁昧:此言“正定”,揀非邪定也。亦雲“正受”,不受諸受,名曰正受。

  

  六天:四王天至他化天也,詳在後。

  

  阿難:此雲“慶喜”,亦雲“歡喜”。生于佛成道日,故名。乃斛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拘睒彌國:亦名“憍賞彌”,中天竺國之境。

  

  摩因提:長者名。

  

  摩鄧女:摩鄧,摩登伽母也。摩鄧女,即指摩登伽。

  

  目連:具雲“目犍連”,此言“采菽氏”。

  

  沙彌:此言“息慈”,息世染欲,慈濟衆生也。

  

  安陀:近天竺之國。

  

  優婆塞:又雲“邬波索迦”,此言“近事男”,謂親近比丘而承事故。亦雲“邬波薩哥”,此言“善宿男”,謂雖在家,而男女不同宿也。

  

  拘屍那城:此言“角城”,其城叁角故。

  

  迦葉佛:此雲“飲光”,釋迦佛之師,賢劫千佛中第叁尊佛也。

  

  

  ●卷二

  

  八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出家四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

  

  八部: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比丘尼:此雲“乞士女”。

  

  優婆夷:又雲“邬波斯迦”,此言“近事女”,謂親近比丘尼而承事故。亦雲“烏波薩吉”,此言“善宿女”。

  

  鸠摩羅什:此言“童壽”,天竺人,龜茲王甥也。苻堅建元九年,太史奏有德星現外國,故迎至此。

  

  茶毗:亦雲“阇維”,焚化也。

  

  叁藏:經、律、論。

  

  浮屠:此雲“高顯”,佛塔也。

  

  彌勒:此言“慈氏”,姓…

《內典字義譯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