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家要注意的。從打戒七來講,雖然有點小毛病,但基本上大家都非常不錯。因爲個人情況不同,都做了一定努力,有的一夜不睡覺,爲了不睡覺就硬挺,這都很好。但這裏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說,正行(指念佛)和助行,一定要互相配合好,必須完成自己的修行。那我們念佛,就好好念佛,要念得圓滿,然後把其他的再配合好。並不是其他好了,念佛我不念了,那不行。
我打坐打得好,念佛我不去了,那不行。因爲我們這個七就是念佛七,念佛七必須首先把念佛做好了,完了再去打坐,這個不能顛倒。不能說我就喜歡打坐,我就打坐得了,念佛時我就在那兒糊弄。那不行。因爲我們什麼事情都要依教奉行,我們打七本來就是修行佛法的,這都不能依教奉行,你別的事情能依教奉行嗎,是不是?還沒讓你去死呢,還沒讓你去獻身呢,那你更不能做了。“那我死了怎麼去修行?”那更完了,所以你就行不了菩薩道。首先我們要依教奉行,來克服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需要,因爲“我”是最大的欺騙。所以大家也得注意這個問題。
如果飲食上大家有什麼需要,及時跟我講,我好安排。因爲有時候大家都不好意思,有的這個火挺大,說我得吃點淡的;有的說我體力不行,得吃點油性大的,都跟我講,我來考慮。不是達不到,那鹹菜,我弄點黃瓜一拌,是不是?這就是淡的。這兩下就都滿足,多弄點鹹菜就完了呗,是不是?所謂的鹹菜就是淡一點,這樣的話就可以滿足大家,這麼來調節。
有時候有的胃有點毛病,喜歡吃饅頭,跟我講,行堂時帶點饅頭或是餅子。有的人沒有這個毛病,你可以不要,給啥吃啥。人家有病,那就沒辦法了,是吧?這個確實應該照顧的。有時候這方面,我這個人不會照顧人,有時候忘了考慮,認爲自己一般能吃下去,你就得吃,甚至有時候想我能吃你就能吃,這就不對了。你是沒病,要是有病的時候可能比別人吃得還厲害,是吧?
所以說,有時候在理解大家這方面,我還是做得不夠,這方面盡量努力吧。大家在吃飯方面還是不錯,咱們還是少欲知足,應該克服自己,對于有病的人,我們應該理解。大家別看他吃大米飯,他還要個饅頭。那不是那回事,那大米飯是新做的,他要的饅頭都是以前的,你說哪個好哪個壞?但是他就得適應這個,沒辦法,他不能要求說:“師父,你給我新做個饅頭吧。”有時候他還不好意思。但有必要的時候咱可以新做,不是說就不能給新做,能。沒有饅頭咱就新做,那有什麼了不起的,是不是?一個人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個人,它沒有啥區別。這都要互相理解。
所以有病的問題呢,就由親昌來負責,如果有什麼需要,比如需要一些用品,必須跟我講。跟我講我再跟管庫房的人講,告訴他給你准備。不能擅自去找:“你把這個給我拿來!”那不行。常住物不是隨便的你想用就用,說“你給我拿雙鞋,我這鞋不行了,換雙鞋吧!”那不行。不能老去換,所以常住物得尊重,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是常住的東西,我們必須尊重,以免犯盜,犯盜就不合適了。你說我沒有盜心,實際上沒有盜心,但你有貪心,貪心你還有。說我沒有貪心,但你還有照顧自己的那種心,是不是?你還有不能克服困難的心,這都不行。
另外機會難得,這個確實深有體會,因爲這個時間過去就過去了,你想再回去是不可能了,機會一旦失去了就太可惜了,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來成就自己。不要以爲我們以後還有很多的機會,沒有了。機會只是一次,就是當下。當下不努力,你下回那是下回的事情,所以應該當下努力。
像我剛才講的,最後覺得氣要沒有了,要死了,那時候心裏生起一種非常滿意——終于我有機會盡心盡力了。就是你想盡心盡力的機會不見得都有,所以給了我們機會,叫我們能夠去實現我們的盡心盡力,能完成這個,那我們就太幸福了,所以大家要盡心盡力去做。另外,不要起分別想。我們天天發願“無量法門誓願學”,天天說無量法門誓願學,到學無量法門的時候你就不學了,那不行。你要學,好好學,將來大家還有教化衆生的任務。
將來你們都出去當法師了,人家問你坐禅怎麼坐的?念佛怎麼念的?你不知道了。說念佛怎麼念?怎麼怎麼的,胡說亂說說一氣,都是祖師大德的話,不是你的話,你心裏一點體會沒有,那就不合適了。你說我念佛不行,嗓子痛,或是累,就想坐禅,我跑一邊去了。你怎麼給人講?是吧?衆生的需要你不能滿足,對我們來講,就不能跟佛學了。佛不管講哪個法門,都能講得圓融無礙,使衆生都得到歡喜,而且能夠解脫。而我們講呢,有的就講不上來,這不行。如果你念佛法門講不出來,坐禅同樣你也講不出來,因爲你的用心不正。你別以爲懂得姿勢怎麼坐,就是坐禅。那不是,禅定是無處不是禅,應該是條條大道都無礙,都通,那才行。我們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當然了,有時候法門確實不一樣,念佛它有一個勁,這個勁是我們心裏造成的。當然,也要克服這個困難,這個也是難免的,有時小的損失會換來更大的一個利益,那就是你的心地真。佛法法法平等,那也值得。我理解,有時候坐禅的他不愛念佛,他有別勁的地方,這個不行,這種心裏狀態不好,那樣我們會失掉機會,所以我們必須在任何條件下都應該努力。
另外,我們的修行,特別末法時期,你想離開淨土,想去禅定,這個可能性太小,所以必須抓住它。將來我們都要往生西方淨土。淨土裏沒有法門,不是說你是坐禅的,我是念佛的,沒有那個事。淨土是什麼也沒有,就是法法平等,那叫淨土,法法不平等那就不叫淨土。心淨國土淨,大家好好努力!
◎結七開示
時間:二〇〇五年七月初十
地點:遼甯海城大悲寺藏經樓
聽衆:全體僧衆
今天我們結夏安居念佛七圓滿結束,既是念佛七的圓滿結束,也是我們結夏安居即將結束。這個七打得比較不錯,很好,和以往比,大家都很努力,有秩序,都盡心盡力去做,顯示了我們有一顆虔誠心。
更主要的,通過這個七消除了我們心中的法障。我們不光要坐禅,同時要念佛,因爲法法平等。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了五宗平等弘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五宗平等弘揚,這就是我們一心在精進——我們求的這個平等心就是精進。所以我們光說精進平等那是不夠的,通過念佛七,來糾正我們心裏的所有的障礙,去除我們心中的嗔恨、愚癡和驕慢。
我們對佛法有了進一步地理解和認識,感到佛法的真實性,它是不可思議的。通過念佛,大家對西方極樂生起了極大的信心,也就是說對佛法充滿了信心,對佛有了極大的信心,也是對我們自己有了極大的信心,這樣我們就會進一步地去更好地修行。
通過我們七天七夜的努力念佛,不睡眠,大家去努力精進,這樣我們就知道了,今後怎樣去用心。我們往往由于業障深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難與佛法相應,特別是不能深入、用心,找不著地方。通過念佛我們能找到用心處,能使我們知道怎樣去用心,怎樣把我們身口意攝住,所以說,這個念佛七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
這個念佛七,大家看到了有很多有病的,身體不好的,都非常精進。還有一些老的師父,都是帶著病在不斷地努力,給人一種感覺,像鐵人一樣如如不動。所以對我們來講,確實是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還有一些師父,都能夠非常地努力,特別是有外來結夏安居的師父,他們非常努力,非常自覺,在這裏沒有說怕苦、怕累,而且做得也非常好,使大家非常贊歎,這是非常難得的。
還有一些新剃度的師父——沙彌師父,都很努力,都是盡心盡力去做。因爲他們沒有經驗,也沒有打過七,有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有些規矩也不太懂,所以說有時候難免地手忙腳亂。但是他們也盡了很大的努力——不睡覺,還要不斷地念佛,還不讓躺著,這對于他們來講確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他們都做得挺好。所以說,整個七都是很圓滿的。
由于我們精進努力,雖然在這一個小天地裏,但可以度一切執障,可以度無量的衆生,這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知道,想度衆生,拿不出真心來,拿不出我們的辛苦和努力,是達不到我們的真心的。必須要盡心盡力去做,才能達到我們的真心。所以說,我們每件事情,每個動作都要盡心盡力。包括聽到磬響,我們要起坐,開始去念佛;我們搭衣,或是往外行走,都不能遲疑,遲疑就會損失我們的功德。這並不是個小事。
爲什麼說不是小事?因爲我們知道,生死就在念念之中,如果我們有了一念散亂心,將來就會有果報。更主要的是我們與佛法也不相應,這個心必須得注意。所以說不管小的、大的,這個起心動念都要非常注意,不能有半點的含糊。這個也是我們應該總結和認識的,主要是這些老的師父,在這方面認識比較高,他們起的帶頭作用非常好,從來不遲疑。這就是抓住了修行的要點。
這次打七,大家說話的比較少,都能夠守住口業,少說,這也是非常好的。再一個,就是大家還有一些小的毛病,有時候正打著七,就到外面坐一會兒,但只是個別的啊,有時候自己也弄不清對和錯。以爲這樣呢,就可以方便一些,但是這裏我們要注意的是,在打七期間,要時時地警惕自己,不能隨著自己的妄想和念頭去走。有時候還得提醒他,提醒好半天才明白,哦,錯了!連錯也不知道。
對于打七這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這個現象會隨時隨地發生。這次打七發生的比較少,大家還是做得很不錯,確實挺好。所以說,這個七圓滿,也代表了我們修行有所成就,修行有所進步,對此非常值得贊歎。
我們今後還要進一步地總結、發揚和光大。通過我們打念佛七,進一步知道,修行不是嘴說一說就是了,得需要我們付出。怎樣去付出?就是把我們的身心和生命都要投入進去,才能付出。你想付出,嘴說那是不好使的,必須用我們的行爲來做,才能達到我們的心的這種付出。所以說我們大家在這方面能有很深地認識,修行不是嘴說,應該是身體力行的。
我們對打佛七有了一些體會,我們現在都要修道,了脫生死,要往生西方極樂。不是說打完七就完事了,而是還要更加地努力,向那些祖師大德學,時時地把我們的修行放在心上,把極樂放在心上。要把念佛的功夫打成片,這樣的話我們就能處處與佛法相應,就更好。整個來講,這個七都是不錯的。
好,今天的念佛七也就正式地結束了,就到這裏。
《心真淨土真——二〇〇五年夏安居佛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