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由一則禅錄引起的感悟

  由一則禅錄引起的感悟

  ——本叁班:釋妙定

  宋代大慧宗杲禅師悟道因緣的一則禅錄上說:有一士人拜訪圓悟克勤禅師,禅師用唐人“小豔詩”中“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之句,來讓那位士人明白禅宗離相空寂之義理,可惜那位士人不悟,而當時隨侍禅師的大慧禅師卻打破執著文言之牢籠,悟出自己天真活躍之佛性,正確的認得了禅師之“聲”。

  公案中的詩句之意爲:嬌嗔的小姐頻頻地呼喚婢女小玉,原來沒有什麼事要吩咐,只是爲了給香閨之外的情人“檀郎”發出信號罷了。卻苦了“無知”的婢女小玉勞而無功,莫知其所以然了,而圓悟禅師正是用這種淺顯的詩句來讓士人返現自己的靈悟之性,開發自己的心地寶藏,見自己本性之智慧,而不要執著語言文字,妄情分別庸人自擾般地不知休歇。可惜深陷妄情分別不休深坑的士人卻也有耳若聾,入寶山而空手歸了。但有意思的是侍者大慧禅師卻因這因緣“歪打誤撞”般的打開了自己神奇的悟性之門。

  由這個故事我想到現在我們學習佛法也是一樣,不應該光記住書本上的文字和法師講課的語言,而應該透過語言文字這種方便,提取出其中真正的法義,活學活用于我們的生活中,所謂的“運水搬柴,道在其中”,經中佛用“指月”之比喻來說明佛所說法如指,學習佛法之人應因指見月,若迷指爲月,不但月亡,且失真正之指了。因爲他認指爲月,所以不得佛法受用,且廣起分別執著而興诤論成戲論了,這是佛法中深可悲哀的,這也是我們不能熄滅煩惱開發智慧最深沈的原因,即是我佛所說“鬥爭堅固”之時代了。

  我想這種毛病正是我們在佛學院學“教”之人最易犯的,希望大家引起重視,引以爲戒,通過如理聞思,真正地解如來真實之義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