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無有期,快樂在當下
——本叁班:德修
我們都想追求快樂幸福,不願意煩惱痛苦。因無明妄動,貪愛執著,受業力的牽引,有情衆生才輪回六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而不知不覺,迷迷糊糊,醉生夢死。有生死就會有痛苦,生死是最大的過患、最大的煩惱痛苦。
對萬事萬物由于不了解它的生滅變化無常之性,我們就産生對個人、對家庭、對事業、對感情等的強烈執著,想抓住一樣東西來依靠,到頭來什麼也抓不住,只有業力隨身。生的時候是一個人,死的時候還是一個人,苦苦地奮鬥、拼搏了一生,什麼也帶不走。求不到是苦,得到了也同樣是苦。
對異性的追求,我們認爲有永恒的愛情、不滅的熱情,什麼天長地久、沒有你怎麼過。孰不知我們被藝術家的美麗語言所迷惑了。過度癡迷導致了不良結果,愛的時候要其生,恨的時候則要其死。爲情所困,爲愛所逼,怕失去眼前的“假相”,爲了個人利益造作殺盜淫妄諸多惡業。要知道,因果不昧,善惡終會報的。因果法則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造了惡業的人。一切都是自己種自己的“田”,自食其果。
當內心空虛的時候,精神沒有寄托,只好用物質來填充,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買好車,穿名牌,趕流行……不懂知足常樂,而是玩物喪志,渾渾噩噩。
真正的快樂是向內心求,回光返照,快樂就在當下。佛陀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揭示了快樂的本源,追隨佛陀的足迹,依教奉行,快樂當下就能實現。因爲你重新認識了生命,重新找到美的定義,而且有了解脫生死煩惱的方法,將在未來的日子與法相伴,法喜充滿。世間人是從黑暗走向黑暗,學佛者是從黑暗走向光明。學佛人的思想超越了自我,他將爲衆生的利益而精進修行,那就是“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