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心達本,改造命運
——本四班:義祥
每一個人都擁有各自內心的“世界”,這個“世界”豐富多彩,時刻不息。因爲內心的作意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思想,又因如是的思想從而造成各自的性格,因多樣的性格而有各自不同的命運。
命運總是如此多變,卻不離心性上的多樣。衆生因迷失心性,造作諸不善業,從而業海奔騰,不得停息。一念千差萬別,一念差異萬分。經雲: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爲何凡夫不依止世尊所說而修學聖道呢?《楞伽經》說:“諸法皆不離心。”若能識此心,即自達本性。心是諸法之源,若擁有一顆營養良好的心,就是實踐于法的心。一顆認識自己的心,就是已經認識法的心。一顆到達自性的心,就是已經到達涅槃、圓滿的心。衆生的心是無價之寶,倘若忽略了它,就是疏忽了妥善地處理無價之寶。這種人無數次的出生,不過是無數次的失誤罷了。
因此,學佛之人內心常應如理作意,與法相應,善用其心。世上所有的營養中,心意的營養是至高無上的。有一顆良好的心,就擁有一個圓滿的世界。之所以有種種不同的世界,是因爲衆生各自用心的不同。《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皆從生,無法而不造。”用五戒十善的心來看待眼前的世界,將來必定感得人天善果;以苦、空、無常、無我的心態來看待一切,將來便可成就出世的解脫聖道;以六度四攝之心對待衆生便可成就大乘菩薩;相反,若以貪嗔癡等煩惱來待人處事,則將來必定感得叁途惡道之果。是故,如來出現于世,悲智雙運,大雄大力,就是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就圓滿菩提。
所謂心融妙理虛空小,道契真如法界空。衆生以怎樣的心情來做事,將來就會成就怎樣的花果。認識煩惱,認識自己,認識內心,是我們當下應做、應學、應修之事。若能如是學修,便會創造與超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