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會寬容與忍耐

  學會寬容與忍耐

  ——大四班:義相

  學習佛法,首先我們應當要能學會寬容與忍耐。所謂“忍”字頭上一把刀,一時不忍,則有可能拔刀相向,而生出禍端,到時候後悔則爲時已晚。佛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人生處世,接人待物,千萬莫因“小不忍則亂大謀也”!凡有種種禍端亦是我們因一時不能容忍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寬容和忍耐,遇事當冷靜處之,則會化幹戈爲玉帛。從曆史的經驗來看,寬容和忍耐能化解戾氣,成就自己既定的事業,即便遇難也會呈祥;寬容和忍耐,乃是趨吉避凶、萬事大吉的圭臬,處世保身的靈丹妙方!

  再者,我們學習佛法要能夠做到遇“事”即來即去即消化。在這方面,印光大師曾經給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和表率。不管你是誰來向我講閑話、說是非,看似他老人家也在聽你喋喋不休地講話,也會“嗯、嗯、嗯”不停地在回應你。其實,你哪裏知道他老人家是在心裏默念佛號,只是每念十句就“嗯”一下。所以,他老人家能夠做到當時聽了就消化掉了,更不會對自己造成絲毫的影響,既沒有消減和停頓念佛的功夫,而又護了當事人的心,真是一個兩全其美且值得我們學習與效仿的好辦法。你能說祖師大德爲我們所示現的這個“容忍”妙方不高妙嗎?

  我們之所以接人待物不能夠寬容和忍耐,都是無始劫乃至今生所帶來的無明煩惱習氣使然,在不知不覺中被貪(貪婪)、嗔(嗔恚)、癡(愚癡)之毒所害、所驅使。往往煩惱來時,就怨天尤人,而不能以智慧善觀,這樣反倒會更加煩惱,而于事無補,就像火上澆油、頭上安頭。如果我們能冷靜下來,善觀緣起而順其自然,觀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緣生緣滅,如幻如化無一實法可得,亦無有實體的存在,這些種種煩惱事豈不是亦沒有它的實體存在,都是眼前的假象而已,那我又何必跟眼前的這種假象過不去,被它所迷惑呢?!這樣的智慧觀照,縱然有再大的怒火也是生不起來了,那麼所有的煩惱自然也會煙消雲散,化幹戈爲玉帛!

  學會寬容和忍耐,我們要學習焚化爐那樣的精神,無論你什麼垃圾和廢物,都能夠被接納和寬容,最後皆一無所剩的焚燒殆盡。試問,還有什麼不能容忍,令你憤怒而想不開?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雲:“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雲:“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老衲穿納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看看這兩位菩薩是何等的一種境界!而反觀我們自己,難道不令我們生起一點慚愧心嗎?!

  所以,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反觀自己,遇事要能以空性的智慧來善觀,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我們要學會做焚化爐,而不是做垃圾桶,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訓練我們的心力,平時把那些聽進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接受到的一切垃圾廢物,都能立刻用空性的智慧把他焚燒掉,從而保持一顆學習佛法的清淨心。

  總而言之,我們要能學會寬容與忍耐,包括對這個時代,對周圍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法都要能夠寬容和忍耐。不要看什麼都不順自己的心、如自己的意,其實那都是自心所産生的種種分別妄執。所以,只有寬容與容忍,才能讓我們看到世間的種種苦相,才能讓人謙虛,謙虛才能讓我們具足弟子相,而只有具足弟子相才能夠讓佛法入心。

  以我個人學佛的體會而言,“寬容與忍耐”,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寬容和忍耐,就是我們成就世出世間善法的最好助緣。

✿ 继续阅读 ▪ 我對出家的認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