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讀佛學院到實踐“持午”的認識

  從讀佛學院到實踐“持午”的認識

  ——大一班:本悟

  人的一生中,沒有讓你完全稱心如意的事,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但是生命還要繼續,不可能讓自己一直處于煩惱痛苦之中。那麼,究竟用什麼辦法來改變呢?佛經雲:“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照此而言,我們可以思維煩惱是從何處來的,然後才有辦法解決它,這樣才是一個智慧的人。

  在佛學院生活的兩年多裏,印象最深的就是剛來佛學院發生的一件事,也正是這件事,解決了我很多的煩惱。

  關于佛學院的名字,起初是從師兄的口裏聽來的,也不知道佛學院是幹什麼的,想象就是一個可以學習知識的大學吧!可是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同樣也會踏入這智慧殿堂。

  世事無常,瞬息萬變,當懷著一顆激情的心來到學校時,發現它並不像想象的那樣脫俗,更顯得樸實無奇,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外表下,蘊藏了無盡的妙法。剛入學不久,就知道“持午”有非常大的功德,聽說有些人是不能完全持好的,我不相信自己做不到,于是,我就開始實踐過午不食。開始的一段時間還好,可後來就變成了一種痛苦的強迫。每天晚上八九點的時候,肚子就開始咕咕叫,沒有辦法,自己持午,就餓著吧!直到有一天被一位年長些的比丘師父呵斥,我才明白,自己錯解了佛的本意。若是把修行當成一種痛苦,那樣的修行已經不是佛法了。臺灣的慧律法師也說過,他當初也是持午,一直持續了八年,可是後來卻落下了一個打嗝的毛病,非常嚴重,直到今天,他還有這個毛病。所以他老人家說,如果自己的身體受不了,就不要勉強,搞得自己很痛苦,不退道心才怪呢?據實而言,今人無論是心性還是身體,都沒有辦法和古人與之相比。

  通過這件事以後呢,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首先就是得有慚愧心,只要是佛法所要求的,若是自己做不到的,就承認自己的心性不夠。任何事情得先看看自己的能力,不要妄想、也不要做哪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從一件小事情上只要認真觀察思考,可以得到很多啓發。面對困境,我們的念頭不要只停留與拘泥在事相的一點上,要善于多思維與請教學長,放開自己的心胸,領納與接受師長的教導,這才是隨順與相應了法隨法行的解脫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