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給予,收獲快樂
——本叁班:法光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頭與小女孩的糖果做個交換。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頭藏了起來,把剩下的給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則如她允諾的那樣,把所有的糖果都給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卻徹夜難眠,他始終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樣藏起了很多糖果。
當我在微信上看到這則故事時,不禁地會心一笑。在人們的生活中,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一些小自私、小聰明、小心眼,也可能都會經曆類似的事情。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會自己原諒自己。因爲在人們看來,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更不會被人發覺。然而故事很短,且充滿天真的童趣,卻很耐人尋味,也蘊含著真實深刻的道理。
不知何時我們都曾扮演過小男孩的角色,爲自己得到一點點小便宜而暗自竊喜。可是在我們藏起石頭的時候,拿走的不僅僅是石頭,而是人性的自私,是貪婪,是欲望。更不會明白這些“石頭”會堵塞我們快樂的源泉,會成爲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會砸傷我們自己的腳。也會成爲壓在我們心上的石頭,成爲內心永遠的負擔。正如《四十二章經》雲:“人從愛欲,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小男孩就是因爲自己的自私貪愛,才會對小女孩産生擔憂懷疑,所以才讓自己輾轉難眠。
而小女孩之所以能夠睡得香甜踏實,是因爲她懂得完全給予,她不僅僅給了人家全部的糖果,更是放下了貪愛執著。雖然她沒有了糖果,內心卻擁有了甜蜜與快樂。就像《心經》雲:“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因爲懂得給予,也就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去猜忌別人,內心才會無有挂礙,也就少了憂愁煩惱,所以小女孩才能安然進入甜蜜的夢鄉。
但凡生活中懂得給予的人,都會擁有發自內心的快樂。世界上更是沒有一個人會因爲布施而痛苦,自私而快樂。給予就是布施,是放下。放下執著,放下自私、貪婪、欲望,收獲的都是滿足、安甯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