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不二法門”?

  什麼是“不二法門”?

  ——大四班:心禅

  上周五聽了教務長慧超法師對佛法“不二法門”的講解後,我對“不二法門”有了新的認識,新的體會和理解。在佛教中,常常用“不二法門”這一名詞來形容佛法的甚深微妙和佛陀智慧的究竟圓滿。然而在具體的修行步驟上,“不二法門”卻有著不同層次的概念,下面就讓我們分別談談“不二法門”的內含所在。

  第一個“不二法門”叫做“自他不二”,意思就是你和我,我和他,大家都是同一個體性。比如說今天有人當面侮辱你,你就要學會容忍他。因爲他之所以發脾氣,總有他的原因,也許正是你的行爲使他産生了煩惱。我們不能把彼此之間分得太明顯,要有容忍的心,柔和的心,這樣才能漸漸拉近自己與周圍環境的距離。佛陀說,能夠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就是要求我們對于自己看法和意見不同的人,都要容忍。只有人人互相尊重,互尊互愛,才能達到整個人類社會的和諧,這與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境界是一致的。因此,你如果修了“自他不二”法,就會慢慢體悟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進而成就無上正覺的佛果。

  第二個“不二法門”叫做“色空不二”是指“色法”與“空性”當下就是一體的,當你覺悟到“色法”與“空法”是不二法門的時候,你就知道既然一切的“色法”都是無常了、空的,那就是沒有什麼好執著的了。當我們不了解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沒有固定形式的,不是永恒的,當下就是“空”,所以思想意識上會産生執著的觀念,從而拼命的區分別,追求一些錯誤的東西,造成自己思想上的負擔和煩惱,這正是因爲我們不了解“色空不二”的道理。

  第叁個“不二法門”叫做“生佛不二”,就是說衆生跟佛是平等的,這是從佛性上來說的,被分別執著所蒙蔽,不能顯發自己的妙明真心,從而造下許多貪、嗔、癡的罪業,導致長期沈淪于六道輪回之中。因此只要我們了解到“生佛不二”的道理,堅信自己將來也可以成佛,才會樹立自己成就佛道的信心,進而不斷地去努力修持,實踐、證得究竟涅槃的果業。

  第四個“不二法門”叫做“物我平等”。就是天地萬物與我是同一本體、同一本性的。所以你要愛護草木,愛護一切衆生,要愛護你今天的環境,要珍惜一切善的因緣。“物我一如”是一種平等的觀念,否則我們就會不用慈悲去處世,我們內心就會産生一種隔閡,就沒有辦法達到“不二法門”的境界。所以只有將對一切衆生的愛升華到對一切事物的愛,乃至對一草一木的愛,才能將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整個法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也!

  所以修行就是要求我們一定要鏟除掉上面那些對立的觀念,排除一切人我是非的觀念,用慈悲心去愛護衆生,救度衆生,去面對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真正做到“心淨則國土淨”,用自己的清淨心去戰勝一切的花花世界,消除一切二元的對立,契合真如的“不二法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