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要想成佛先學做人

  要想成佛先學做人

  ——大四班:心禅

  佛教常說:“衆生是正在迷的佛,佛是已覺悟的衆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佛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仙,而是實實在在的人。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降伏自己無始以來的無明業習,這樣才能一步步地向佛靠近。這就是說:“要想成佛,先學做人”。怎樣才能把人做好呢?那就是必須遵循做人的准則,即“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過去一切佛教化衆生所遵循的基本准則,也是修行的綱領,成佛的基礎。

  佛教對善惡的標准要求很高,利人才是善,利己就是惡,損人利己更是大惡。從因果上來看,損人絕對不會利己,而只會得到惡報,自私絕對不會自利。自私是從小我出發,加強了我執,出不了六道輪回;自私是貪嗔癡的根源,會使人墮入叁惡道。所以,自私和利己都是惡,利人才是善,這也符合因果規律。自、他是一不是二,利人是種善因,自然會得善果,這是貫通叁世的因果定律所決定的。是善是惡,關鍵就在于你如何發心,如果一個人能夠損己利人,這就更不容易了。損己,從現在來看就好像是“吃虧了”,但從長遠來看,你的行爲收到別人的尊敬,並且你這種行爲會感化別人,你自己雖然並不求福報,但卻自然會得到更大的福報。因此說行善就是利人,利人實際上就是利己。佛教的觀點是自他不二,只有做到了利他才等于是利益了自己,反之如果只想到利己,實際上利不了自己。只有正真做到“自利利他”,才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所在。

  我們雖然都在學佛,卻還不是經常會做出一些損人的事情。比如不能寬容待人,並隨意誹謗別人。讓別人受冤枉,你自己卻得不到任何好處,因爲害人終究在害自己。假如有一天事情被揭露,真相大白,別人就不會再相信你所說的,你也失去了大家對你的信任。出于你的嫉妒心、報複心、嗔恨心種下了墮惡道的因,不僅現在犯了誹謗罪,而且將來肯定要受到口惡業得惡報。更有甚者損人來利己,比如把別人財産侵占了,別人受到了損失,自己似乎是得到了利益,但你的惡名一旦流傳出去,必定會受到外界的譴責和法律的製裁,未來還肯定會受到貧窮困苦的惡報。縱然你今生逃脫了法律的製裁,但絕對逃脫不了因果。

  佛教關于善惡果報的道理,就是在指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待人接物,是很受用的。我們學佛也必須按照這個原則來行持,在此基礎上修行才會相應。如果天天在念佛,卻沒有按佛的教導去做人,這是絕對錯誤的。因此,我們首先就一定要做到“諸惡莫作”,從基本的叁皈依、五戒、十善做起,進而修學菩薩種種學處,廣行四攝六度,這樣才能構造清靜和諧的“人間淨土”,即所謂“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也!

✿ 继续阅读 ▪ 給世尊的一封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