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應發何心 當立何願

  應發何心 當立何願

  ——本四班 德修

  佛法講:萬法不離心,心外無法。

  故經雲:“若人欲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世間出世間、有爲無爲、善惡因果諸法都不離我們這一念心,如何運用我們這一念心,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了。從發心大小的不同,其結果又有天壤之別,所以,光有發心還不夠,還需要有大願力,因爲願力是一切解脫的動力。如果沒有願力的攝持,所謂的發心也是空頭支票,在實際運用中行持不上去,解脫更是遙遙無期。

  《勸發菩提心文》雲:“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爲首;修行急務,立願當先。願力,則衆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在人世間,發善心對待他人,人緣就會好,大家願意與你相處,做朋友,無論走到哪裏都有貴人相助。如果發惡心的話,由于惡業力故,惡友相伴,整天燈紅酒綠、花天酒地,就會惡勢力增上,現世便會遭惡報,來人更會受大苦。雖然有時候,我們發善心會遭到別人謾罵、誹謗、侮辱等,那也是一時的誤會,經過時日別人會體會到你是真心爲對方好。

  佛告訴我們,由業力的不同,有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屬于叁善道所攝,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乃叁惡道所攝。聲聞、緣覺、菩薩是出世的聖人,這是怎麼回事呢?人如果精進修行十善業道;來世便可生天道,修持五戒者,可保人身不失;造極重惡業者,則會墮落地獄道去受大苦報;稍微輕點的則墜餓鬼道受苦;再輕一點的就會到畜生道去受報。唯有佛陀的大智慧光明才能引導衆生出離六道的輪苦,佛陀是盡虛空遍法界無上究竟的圓滿者,一切智者,是十法界衆生的大導師,所以佛陀有十個共同的德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士、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願望,因願望的發心不同,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凡夫衆生的願望無非就是:財色名食睡,以“我”爲中心,所有一切爲“我”,那麼“癡”就出來。有這個“我”就會貪圖天下的金錢、美色都歸“我”所有,那麼叁毒中的“貪”就出來。因爲愚癡就有了我能夠和我所有,如果誰要是打我的金錢、美色的注意,我就會打擊他、乃至摧毀他,這時候“嗔”就出來。由此叁毒泛濫,燒的衆生六道輪浪受苦。佛菩薩的解脫智慧是以一切衆生爲父母,不求任何回報,如天雨普降閻浮提衆生,不分優劣,平等對待。正所謂:在凡不增,在聖不減。

  我們當效仿聖賢,發大出離心,立菩提願,萬行六度自覺覺他,這樣才能成就無上甚深菩提智慧佛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