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我智慧——臘八蒙山開示

  臘八憶佛 感念佛恩

  ——臘八蒙山開示

  2014.01.08

    無我智慧

  佛成道轉*輪,第一部經說“無我”,說“輪回是苦”。我們從醫學角度來說,如果你感覺你肝的存在,怎麼樣?就說明你肝生病了。像我們現在肝在哪兒?脾在哪兒?都不知道的。哪天你知道那兒有個東西了,糟糕了我跟你說,說明你那兒生病了,要去看醫生了。爲什麼?因爲健康的狀態下它不突出,它沒反應,說明五髒六腑運作正常。

  那我們在輪回路上,這個“我”突出不突出?最最突出的,對不對?分分秒秒都是我,何時何地都是我,要知道就是因爲這個“我”,而感應來的生死輪回。如果你修行證得了“無我”,那生命就是健康空靈的。越空靈,正覺越現前,正覺越現前離聖賢越近。反過來正覺越被蒙蔽,我執我慢就越厲害,越執著凡夫相,生命病態越嚴重,感受也越痛苦。我這樣講能明白吧?

  所以修行就是對治自己,別人刺激你,你能夠靜中修自我,剖析這個“我”看是不是實有的,把我執我慢給瓦解掉。平時如果能夠遇事對治,把工作變成修行,把修行建立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就好了。我執我慢越小,聖賢相、瑞相就出來了;我執我慢越強,凡夫相、痛苦相、煩惱相就出來了。

  昨天晚上我們看的片子,是我在臺灣的講課,我說:佛陀成道的時候,魔王帶著魔子魔孫、魔兵魔將來攻擊佛陀,佛陀看著它們起大悲憫心,入慈心叁昧。這時候刀槍飛到佛陀面前,都變成了花朵飄下來。我這裏再重複講:佛陀證悟到無我智慧,魔來攻擊佛的時候,佛陀就說:“我都找不到我自己,你還能找到我啊?”對不對?我這裏找了老半天都沒找到“我”,哪裏還有個“我”被你攻擊啊?可憐啊,你以爲你是魔王?有魔子魔民?你也沒有這個“我”啊,你執著有這個“我”,所以你苦。

    生命的莊嚴

  佛陀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學佛,也要有這樣的智慧,別人罵你欺負你,你說:我都找不到我自己,你罵誰啊?你不生氣、不板臉,不氣憤,還微笑地對著他。你想想,這時候他會不會成爲你生命的莊嚴?他越罵你,你越莊嚴,越襯托出你人品的高貴,對不對?

  就像那個殺人魔王鴦掘摩羅追佛,無論如何追不到,拿出百米賽跑的速度也追不到佛,他氣喘籲籲地說:“你止住,止住。”佛說:“我早止住了,是你沒止住啊。”是不是?佛早就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他自己還有我相、人相、衆生相,還在輪回的狀態裏拼命地跑,對不對?請問我們在座的,是不是也這樣啊?

  我們要怎樣修行?現在有點明白了吧?是不是跑到慧日寺來就是修行?跑到慧日寺來聽經聞法,是你修行的一個助緣,是修行的一個加行。如果你自己不想修行,我這樣助你,這膏藥膏藥貼得上去嗎?貼上去也要滑下來,我主觀上再想貼,你不相應,沒用的。但如果你自己很想學,嗯,有道理有道理,我知道了。那我今天所講的,就變成你修行上的一個增上緣。是不是?所以學不學?修不修?還得看你自己。否則的話,不要說釋迦牟尼佛成佛兩千多年了,阿彌陀佛成佛都十大劫了,拿你有什麼辦法呢?

    四無量心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決定:要輪回?還是要解脫?要惡性循環?還是要良性循環?哎喲,選擇正確,一百分,你看多有智慧啊,拍板,成交。今年我寫了四個字叫“從善如流”,希望大家都能入到善的流轉中,不要入到惡的流轉中,惡的流轉無邊無際。

  我們佛弟子要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慈就是予樂之心無有邊際。樂就是自己安住在快樂和快樂的因裏,也帶領衆生安住在快樂和快樂的因裏。悲是拔苦,自己安住在離苦和離苦的因中,也讓衆生遠離苦和苦的因。喜是什麼?喜樂于法,“願諸衆生具樂及樂因,願諸衆生離苦及苦因,願衆生永具無苦之樂”,無苦就是說,這個法是清淨的、究竟的、無苦的,佛法就是無苦之樂。“願衆生離親疏悉平等”,什麼叫舍?大平等就叫舍,情與無情一切處皆得見佛,這就是大清淨、大平等,也叫真空妙有。

  這個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無有邊際,依教奉行,是名佛弟子,是名精進者。精進的佛弟子這樣修行,自然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終能證得佛的境界、佛的智慧。

  所以《吉祥人生》最後一段,“融入般若海,同證毗盧洋,登上涅槃岸,共生佛蓮邦”。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諸上善人可不是小善啊,是不思善不思惡,遠離了一切善惡分別,了達一切萬法本性,這樣的叫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集資淨障

  如果你不是這樣去修,再過一大劫,阿彌陀佛成佛十一大劫了,你還在輪回,阿彌陀佛成佛一百大劫了,你照樣還在輪回,是不是?你願意輪回倒也算了,可憐地藏菩薩成不了佛,你連累地藏菩薩啦。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地藏菩薩一天沒成佛,是不是我們拖的後腿?我們要不要生慚愧心?要生慚愧心,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慚愧不慚愧?慚愧的。

  只要是凡夫就是有罪,鐵證如山。五濁惡世這個總導演是誰?五濁惡世是誰造的?就是我們自己造的,我們是罪惡世界的始作俑者,世界所有的不圓滿、苦難都是我們造的,難責其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不僅要忏悔自己的業障,世界所有的黑暗苦難,我都要去承擔忏悔。無量劫當中我造的這個因,所以在我生命裏顯現了這個世界,是這樣一個緣起。大家有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

  社會需要有正義的力量來譴責壞蛋,但是作爲我們佛教徒,只要有一個不好的人,我心裏就要有自責之心,這也是我們生而爲人,是這個社會一分子的一種責任感。這樣的話,我們的生命就會像燈塔,放射出正能量的光芒。電視臺發射電視臺的頻率,微波臺發射微波臺的頻率,手機發射手機的頻率,我們佛弟子就發射我們慈悲喜舍的頻率。

    十大願王

  這也可以總結成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對上我們要禮敬、贊歎諸佛;對自己要集資、淨障;對他人我們要隨喜善根;對善知識我們要依止隨學;還要祈請善知識恒轉妙*輪;祈請善知識健康住世;恒順衆生就是,把衆生作爲我實踐佛法的對境,一切菩提緣于衆生,最後成就菩提果是不是衆生成就了你?所以你要恒順衆生。

  這個恒順衆生裏面也分很多層次,不同的智慧恒順的狀態是不同的,有小乘的恒順,也有大乘的恒順。你功底越好,恒順得越到位;功底不好,不知不覺就順到他那邊去了。恒順衆生是度衆生,不是被衆生度,這個一定要搞清楚。大乘不同的智慧,有不同的內涵,智慧越高,內涵越深,功德越大。這十大願王有很多層次,每個層次的功德也不一樣,最後將前面所有的功德,普皆回向法界一切衆生,步步漸入佳境,漸入佛的果位。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