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課(九)萬法攝一的必要性
佛法傳承到今日,主要有南傳佛教,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等幾種。如緬甸泰國等地區主要是以南傳小乘佛教爲主,漢地自隋唐以後大乘佛法開始興盛。如唯識宗、天臺宗,淨土宗以及禅宗等都稱之爲大乘教法,並且各自的宗門傳承中也會講解如何修法。比如天臺宗講解如何修學禅定,淨土宗講解如何念佛等等。藏傳佛教就更不用說了,密宗有紅教、黃教等諸多教派。僅僅紅教之中,由于我等導師蓮花生大士所化伏藏師衆多之故,各式各樣的傳承也非常多。即便是修學紅教的信衆,彼此的修法可能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傳講過程中就會出現,這位導師要求弟子這樣做,那位導師要求弟子那樣做的情況。
例如諸多小乘佛教的高僧大德會告誡後一代弟子,小乘佛法是成辦解脫之方便道,這樣的說法正確麼?當然正確。大乘淨土宗的傳承導師告誡信衆,唯獨念佛方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說法也正確麼?當然也是正確的。密宗的祖師說密法爲一切乘法之頂點,因此迅速成辦解脫只能靠密宗。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是對的。既然所有的說法都正確,那自己該如何去抉擇修學?因爲所有的傳承教法都去學一遍,可沒有這麼多時間啊。我想,對佛法不太了解的信衆,難免在內心當中形成這種迷惑。
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說過:“教法乘次無量,入乘之門衆多,演說之詞聚亦廣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實義之精華,則無實義可談。”因此雖然教法傳承衆多,但我們在實際修持過程中,應該要懂得將所有傳承都集中到一個點當中去修學。這樣一來,你所修學的法既是小乘教法,又是大乘教法,也是密乘教法,就不必擔心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修學各種方便道了。
有一些信衆喜歡與不同的教法去結緣。比如去往高原地方供養某位導師,導師就會將經書放在他的頭上,噼裏啪啦地念一段經文,這位信衆認爲這就是與這位導師結緣了,然後又跑向下一位導師處。這樣跑來跑去的結緣有功德嗎?當然,因果是無欺的,功德自然是有的。但很多人認爲,修學也應該這樣,這個傳承修兩天,另個傳承也修兩天。我想,這樣的修學方式,一兩天你可能還能熬得過去,但是長時間下去,可能內心就會産生很多煩惱。因爲人終究會老,年輕的時候可以到處亂跑,到了老年的時候,腿腳乏力走不動了,該怎麼辦呢?難道要斷傳承嗎。因此産生這樣的見解都是由于對法不理解的緣故所致。
要記住,傳承雖然有很多種,但現前我們要做的是,在實修的過程當中,盡可能把一切法都集中到一個點當中去做。例如我們聞思的時候既要懂得散也要學會收。從散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當中講解見修行果。比如講解小乘教法的時候,我們可以站在小乘的立場之中講解小乘之見修行果,從大乘教法的角度,也能講解大乘的見修行果。從密宗的角度能講解密宗見修行果,也能知道上下不同之特點。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廣泛地去學習教理,但是在實修過程當中,就應該要懂得把一切教理都要歸納到一個教義之中修學。這才是一個善知識的標准,也是一個真正修行者的標准。當然,說出來很容易,想要如實做到還是很困難的,但是應該盡量朝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