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課(十叁)修法不能輕視方便

  聖者言教 第十課(十叁)修法不能輕視方便

  在上山講法之前,我本想多帶一些《上師瑜伽導修》以及《如意寶藏----上師瑜伽圓滿引導》的書和光碟,方便與新來的一些居士結緣。當然,所謂的結緣並非是指讓大家拿回去以後放在書架上,而是希望能夠多看一些,相信這對你以後的修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雖然最後因爲書太重沒有拿上來很多,但我想對上師瑜伽生起信心的弟子而言,從其他渠道得到法本也不是很難的事。

  常在高原地方居住的弟子們要記住一點,如果因爲自己修的是成熟口訣法而輕視上師瑜伽導修,恐怕你的修法也失去了竅訣法的真實意義。因爲上師瑜伽導修就是在著重方便的前提之下講解整個成熟口訣法。成熟口訣法分爲寂止和勝觀,但是勝觀還可以繼續支分爲很多部分。但你在修覓心法過程中,只是走一個過場,然後得出“心是最重要的,我也是沒有的”這個結論就認爲自己過關的話,並沒有什麼意義。若在修法的同時能結合上師瑜伽導修一起修學,相信從觀想的角度當中,你就能通達一切理論。

  例如最近我們都在講解止觀交修的重要性,因爲當自己的禅定沒有達到便智雙運之前,方便和智慧必須要分開做修行,而方便的目的在于何處?就是在于精通一切教理。有很多弟子會有這樣的體會:雖然他往昔沒有學過很多理論,但是當他成熟口訣法求完之後,發現很多佛法理論似乎都能精通了。原因在于何處?就是在尋求方便的過程當中,他已經通達了很多教理。例如漢族人將我現在所喝的這杯稱之爲茶,藏族人稱之爲“加”,雖然名字有所區別,實際上就是一樣東西。同樣一個道理,所有一切法可能名詞有所不同,但是內容是一致的。因此,當你真正具有這樣的見解以後再去閱讀經論,相信你會圓滿通達一切。當然,此處並非是指現在不用閱讀,閱讀叁藏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它真正的道理,而觀想就能起到這個作用。因爲修止可以赤裸心的本體自性。如是修學,最終達到便智雙運的時候,自然就不再需要以方便去創造智慧。但初次修法者如是修學的真正意義在何處呢?正如曆代傳承祖師曰:“方便爲次要,智慧爲主要者,已墮入聲聞之滅谛矣。”

  我們一直都在講解,無論是修學共同還是不共同法,我們的修法都要具備叁個特點: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一旦修法不具有這叁心,即便你自我感覺修法有多殊勝,甚至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對于成辦解脫也沒有絲毫之利益。因爲,成辦解脫的唯一條件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除此之外,任何感覺與解脫都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一點要時時銘記心中。在如何運用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之上,我們又分爲:有緣起心動念和無緣超越意識之中的叁殊勝法等兩個階段。總之,無論行持何種善法,我們的修法都不能離開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等叁心以及叁殊勝法。若不具備叁殊勝法,你的修法恐怕也不能稱之爲出世間法,自然也就無法成辦解脫了。

  因此,這些道理雖然我們已經講解很多遍了,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細心一些,將這些教言納入到自己的心相續之中。尤其我們講解《聖者言教》時雖然以講解方便爲主,但也會講解一些不共同的教言,作爲實修者應該把所有的道理都納入到自己的實修當中。雖然講法可以分爲各種樣式,但最終在運用過程當中盡可能把它收回到一個法當中去修學,這才是真正聖人的標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