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課(二十一)聽法與調心

  聖者言教 第十課(二十一)聽法與調心

  我們說過,依止導師不僅要具德還需要具緣。如今亞青寺所有的善知識都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所認可的,所以他們都是具德上師,這點無需多言,但至于自己依止哪一位導師則還要觀待與這位導師是否具緣來定奪。若與這位導師不具緣,在依止導師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妄念。因此依止具緣的導師非常重要。

  也有一些信衆對我說,往昔由于他不懂得這些道理,因此在自己的導師身邊時也産生過一些誹謗等現象。當然,從某種角度而言,我會對他說,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真的正常嗎?不,一點都不正常,這就是業障沈重的表現。尤其和導師結上法緣以後産生這樣不好的念,金剛地獄就在向你招手。所以爲了避免産生這樣的過失,依止的導師不僅要具德,還需要具緣。

  當然,我不敢說自己是具德的導師,但在座的信衆因爲對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和阿松活佛很有信心,所以也願意將身心托付給我。我相信在這些人心目當中,永遠不會産生不好的念。即便有時候産生妄念,也會在産生的第一瞬間就提起正念,不會任由妄念繼續往下發展,這就叫做具緣。所以,這些道理都必須要懂得一些。

  【若未斷除上述叁種,則如同覆口朝下之器般不進汁液,底部穿漏之器般不存汁液,器內摻有毒般汁液亦染而成毒。】

  如果不斷除叁種過患,就如同將容器倒扣般,無論上面如何澆灌都無法進入一滴。也就是說,如果聽法時不專注于導師的法音,什麼教言都無法入心。其次,如果容器破裂,無論澆灌多少,都會逐漸漏光而不複存在。因此,如果聽法時不思考法義,不能將道理銘記于心的話,就會逐漸忘失。第叁、若要是容器中摻雜毒液,所傾倒的一切液體都會變成毒液。即內心摻雜于貪嗔癡煩惱時,無論是聞思修學什麼法門,都會變成非法。

  我們時時都在講解如何對治煩惱,聽法期間也同樣一個道理,要時時對治自己的煩惱。例如現前聽法的地處並不是很舒適,這麼多人擠在一起,難免會産生你壓我或我壓你的現象,因此坐得也不是很舒適,這個時候,內心盡量不要摻雜很多煩惱。因爲我們講解修行就是修心,六度波羅蜜當中也著重講解忍辱度,因此在聽法時感到身體不悅意的時候,應該要懂得忍辱。當別人把腿放在你身上,不能認爲自己已經忍受他很長時間了,所以再也忍不下去了。不,修行人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因爲修行是很輕松很寬容的事。若要大家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修行的地方就是聖地,聖地應該有和諧的氛圍。如果天天都如世間人般吵吵鬧鬧,爭來鬥去,又如何能稱之爲聖地呢?因此作爲修行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將心放寬一些。

  我們說過,修法好壞與否,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內心調整得如何。如果內心調整得好,你的修法就可以稱之爲直斷或者頓超,甚至稱呼它爲頓超之頓超,甚深頓超,極大頓超也無妨。但若不能調伏自己的內心,內心還是如往昔一樣狹隘,時時都在煩惱之中,即便你認爲自己所修的法是直斷或頓超,恐怕也是最糟糕的直斷與頓超,而不是曆代傳承祖師爲後代弟子傳講的直斷與頓超。因爲直斷與頓超是對治法,目的是爲了調整自己的內心。若修法不能起到調整內心的作用,這樣的修法恐怕還是有所欠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