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課(二十叁)以菩提心攝持一切善法
無論叁門從事什麼善法,內心所想的都應是願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令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爲什麼要如是發願呢?因爲一切有情衆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往昔他們爲了我們而造了無邊罪業,無論他們現前是正在遭受痛苦的果還是痛苦之因,這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爲了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而造下的。以今生的父母爲例,自入胎直到出生,從出生直到成人的過程中,母親爲了養育自己造下了多少罪業?但她並不會把這些罪業轉嫁到自己兒女身上,而是獨自一人承擔。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們現前還在輪回之中漂泊。因此,現在也是我們回報這份恩德的時候了。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世人尚且知道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作爲修行者更不用說了。我們的父母正在遭受種種痛苦,需要兒女去遣除父母的一切痛苦,因此現前正是我們回報的時候。
但是我們應該將如母衆生安置到什麼地方呢?正如我們前面所講解般,下士道與中士道都有不圓滿的地方,只有上士道才是能成就佛果的圓滿境界,因此我們要發願將一切衆生安置到佛的刹土。無論我們是聞法還是在修法,內心時時都要想到這一點:爲了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聽聞及修學一切教法乃至行持一切善法。這是我們時時刻刻都不能忘失的目標。
講解叁殊勝時,我們也講解過發心的重要性。因爲欲令善根轉變成無量,則必須要以清淨之發心才能成辦。有些修行者總是說自己的罪業非常沈重,但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業力不沈重的話,恐怕你就不是凡夫而是聖者了。還要記住的是,不要一味執著于自己的罪業有多沈重,如果天天沈溺于這樣的痛苦之中,你的內心永遠都是痛苦。當我們從逆緣的角度中知道自己的罪業沈重之時,就要及時忏悔往昔的罪業。不僅如此,還要想到順緣的功德。也就是說,現前已經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就應該發起廣大的菩提心。無論自己行持何種善法,若能以菩提心攝持,功德不僅僅是增長幾倍,而是具有了無量的功德。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即便罪業再沈重也能消盡。
因此,我們要時時反觀自己的發心,以菩提心攝持自己叁門所行持的一切事業,因爲菩提心就是對治煩惱而成辦佛果的殊勝方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