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的榜樣就是阿彌陀佛(王君偉)

  我的榜樣就是阿彌陀佛

  《淨土》2013年第1期

  作者:王君偉

    修佛從生死兩字入手

  在世間人看來,我沒有職業。在過去的很多年裏,我都是幾乎專職做臨終助念的,沒人給我發工資,只有我們家同修還在上班,賺些家用,就這樣堅持過來的。如果說到職業問題,我覺得助念就不是個職業,也不是個崗位,算是個事業。

  怎麼理解“職業”這兩字?如果不從頭說起,很難說清楚我的理解。

  我常常說:臨終助念就是一種震撼教育。這種教育,比你在學校裏學十年、二十年都管用。等你親身經曆過死亡,無論是自己的瀕危,還是眼看著別人的死亡,你的心就完全跟著改變了。你就像獲得了新生。以前,一些法師大德跟我說,怎麼死都可以,他們那麼坦然地談論死亡,我都覺得不太理解。現在我終于理解了,你必須要非常清楚:無論你做什麼職業,將來究竟要面臨著什麼。

  因爲做臨終助念,我見過太多太多的死亡。有的是被汽車軋死的,有的是被淹死的,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服毒死的,甚至就是在工地上被石頭砸死的,各種各樣,各有境界。幾乎所有人都怕死,比如說:小鳥怕冬天餓著,它會撿些食物,塞在樹洞裏,等冬天吃,這就是爲未來做准備。我們都知道將來會死,也極度地懼怕,但我們卻從來不做任何准備,這難道合理嗎?

  往生,往生,有些人只知道這是個死,但實際上,是一種出生。理解了這一點,就掌握了整個人生的大脈絡了。你說,找工作很重要,職業選擇很重要,但是,哪裏有比解決生與死的問題更重要的?

  所以,假如真的有一種非要做的職業,就是要專門的搞清楚生死的問題。這是最大的事情,也是最值得做的職業。爲什麼有些人會怕死,因爲對不確定的未來感到恐懼。一旦你知道了死後的世界,你就不再恐懼,你也就對今生的一切釋然了。這個今生的一切,就包括你現在名利、地位和財富,當然,也就包括你現在所謂的職業。  

    走進佛法的緣由

  2005年時,我在上海一家電氣公司工作,公司是比較大的企業,工作也符合我的專業特長,生活的還比較滋潤。當時我還沒有皈依,也不懂得佛法,更沒看過佛經,但我從小就對生死問題很迷惑。我們知道,很多人在中年之後就慢慢地把這個問題看淡了,甚至是刻意地回避了,但是我卻一直都在糾結于這個問題。

  2006年,我嶽父去世,我就陪我妻子一起去了一趟六度寺。我妻子是堅定地要皈依的,但我還不夠虔誠,因爲我對佛法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既然已經跟著妻子進了大殿,也不好意思出來呀,就這麼稀裏糊塗地皈依了。

  我第一次認真地參加助念就是在那一年,是給一個師兄的姥姥助念。沒人幫忙,也沒有經驗,更沒人指導,大半夜的到了現場,幾乎都要懵了。念到一半,亡者的狀態很不好,我就傻了。咱們信佛的同修對因果是堅信不疑的,這給人念不好,這不是造業嗎?一想到這裏就徹底慌了,一點辦法也沒有。大半夜的,能夠找誰去呀?

  正是因爲慌了,沒有任何指望了,最終也就沒有任何包袱了。我那個晚上就一直跪在那裏,嘴裏、腦子裏和心裏,除了那一聲聲“阿彌陀佛”的名號,再也沒有別的心思。周遭的世界,已經完全都忘卻了。現在想來,那個境界很令我懷念,很不容易達到。

  助念結束的時候,老太太走得特別安詳,現場氣氛特別好。這種親身的經曆,比多少次說教都管用,給我觸動特別大。當然,當時的情景很難用語言描述。我真的對神識這個東西,有了切身的體會,對另外一個世界的真實存在,生起了極大的信心。

  從那以後,我參加的助念就越來越多了。我有不明白的事情就去請師父開示,所以,積累的經驗就多了起來,再加上師父一步一步的引導,助念活動就占據了我生活裏的大部分時間。  

    離世間的職業越來越遠

  助念活動越來越多,我們既要參加助念,又要培訓新人。我就覺得,悠悠萬事,惟此爲大!在助念上能夠幫到別人,這不是最大的功德嗎?但助念多了,正常的工作就漸漸受到影響。才開始是經常遲到,再後來就是根本維持不了正常的工作狀態,再往後就徹底做不下去了。

  助念是正經事,所以要全力以赴去做。我跟愛人也想過,中間做點小生意,既不用太占據時間精力,也不耽誤助念,但最後都挺失敗的。爲什麼呢?因爲我的整個心思都在助念上面啊。

  就這樣過了好幾年,踉踉跄跄地走過來了。雖然拮據點,但也沒到沒法開鍋的地步。至于怎麼走過來的,我也說不清楚。就是這麼一天一天堅持下來的,能堅持一天算一天吧。

  有時真到沒辦法的時候,我就想:要是真活不下去了,連吃的都沒有了,那怎麼辦?我覺得還有最後一條路,那就是出家。就算是出家了,我也要堅持把助念這個事做好。說實話,咱們學佛的人最後還是能有出家這條路走,這是佛祖慈悲,什麼都替你想好了。但我福報不夠,出家也沒完成。

  自始至終,在我的生活裏一直都把助念放在第一位,依靠我妻子那一點點工資,勉強維持我們倆的生活。當然了,我不是個出家人,所以,完全放棄了世間的工作,專心致志地去助念和弘法,有些人是有看法的。這跟我從小的性格有關系。我這個人呢,只要認爲是對的,我不太介意別人怎麼看。

  有些朋友也勸我,你這樣發心是好的,但要有個度。你說助念這種事,怎麼把握那個度呢?人家死人了,等著你呢,你能說不去?人家半夜兩點死了,你說要有度,現在太晚了,爲什麼不早晨死?這不荒唐嗎。因此,沒辦法有度,只有全力投入。

  別說朋友,就是親生父母也不理解。當時不是我妻子一個人上班養家嗎,我父母就覺得你一個大老爺們,靠老婆養著,你還是人嗎?你媳婦要是跑了怎麼辦?所以他們就覺得對不起我媳婦,虧欠她的。天天對我陰沈著臉,連看我一眼都不看,話也不跟我說。

  當然了,爹媽不知道,其實我妻子是十分支持我的。我們倆都是學佛的,彼此都很理解。  

    把一切都交給阿彌陀佛

  我不管別人怎麼看待這些問題,包括很多學佛的同修都說:你怎麼也得上個班啊,下次助念不用來了。你們也得要個孩子呀,結婚那些年了。

  我的觀點是,我已經知道了生死的問題,我也知道了有另外一個世界,這一輩子的事情,就不必要太執著。我堅信有更好的生活,也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等著我去呢。所以,你們想要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你們不是我的榜樣,我的榜樣就是阿彌陀佛。

  這些年就這麼過來的。除了助念,送走了那些人,在世間人看來,我很失敗。做過幾次很可笑的小生意,靠老婆一個人的工資養家,結果沒賺到任何錢,還欠了債,你說我心裏怎麼想,我慌不慌呢?

  我堅信我做的事是對的!只要我做的是對的,結果就一定是好的。爲什麼呢?因果不虛嘛。我們學佛人如果連因果都不能堅信,那還談什麼學佛呢?所以,最後的結果,一定會是好的。至于中間的過程,都是考驗與磨難。爲了生活,的確是虧欠了一些錢,但我臨死的時候,不會欠這個世界一分錢的。

  要說我的職業就是專職弘法,我也不敢說。只能說,這幾年裏,我做了自己願意做、覺得必須要做、而且覺得十分正確的事情。別人工作,收獲了金錢與地位,但是我的工作,給我最大的收獲遠比金錢和地位要多。我不再恐懼死亡,我也不再恐懼生活的不確定性。我把一切都完全、徹底、幹幹淨淨地交給阿彌陀佛,交給佛菩薩之後,我徹底安心了。

  當然,我也不贊成別人都像我這樣,我很倔,這或許是優點,也可能是缺點。你要看你經曆的一切,看你自己的性格,是否有足夠的毅力堅持,是否有足夠的因緣,是否能夠扛得住那些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和議論。其實,如果你有圓融的性格,你能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環境,也許你能把弘法的事情做的更好。我自己的道路,是因我自己的性格走出來的。我堅信,這條路是對的。  

  (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