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努力探索適應社會需要的多元化弘法模式——蘇州西園寺弘法活動簡介(廖樂根)

  努力探索適應社會需要的多元化弘法模式——蘇州西園寺弘法活動簡介

  《淨土》2012年第6期

   作者:廖樂根

  當今社會,由于種種原因,仍舊有很多人對佛教有著根深蒂固的成見和誤解,而與此同時,對佛教感興趣並修學佛法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如何通過有效途徑大力弘揚正信的佛法並正確引導信衆修學,始終是佛教界一項長期的重要使命。多年以來,蘇州西園寺一直致力于探索適應社會需要的多元化弘法模式,並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西園特色的弘法之路。

  要開展弘法活動,人才是關鍵。西園寺非常重視弘法人才的培養。創辦于1996年的戒幢佛學研究所,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優秀的弘法人才。所長濟群法師從事教學與弘法活動近30年,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教學理念和弘法模式,在教內外都産生了較大的影響。現將近年來西園寺的主要弘法活動及相關內容簡要介紹如下,與大家交流、分享。

  一、皈依共修與念佛共修

  西園寺每周日上午舉行皈依共修。皈依共修的主要目的是加強信仰建設,強化叁寶在我們內心的分量和地位。爲此,濟群法師還根據相關典籍專門編寫了《皈依共修手冊》,內容包括:唱叁寶歌、法師開示、思維修、安住修、唱誦叁皈依等。

  念佛共修,是西園寺特別面向念佛信衆舉行的弘法活動。內容包括:念佛、繞佛、法師開示等。

  二、八關齋戒

  多年來,西園寺堅持每月爲信衆傳授八關齋戒。在家信衆通過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體驗清淨出家生活,種下出世解脫之因。一天的內容包括:上午傳戒、受戒,下午戒律講座,晚上禅修。每月一次的八關齋戒活動深受信衆歡迎,吸引了蘇州本地及上海等周邊地區大量信衆參加。

  叁、觀自在禅修營

  禅修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式。爲了讓更多的人體解佛法真義,西園寺面向社會推廣禅修活動。目前開展的禅修活動有一日禅和七日禅兩種。其中七日禅也稱爲“觀自在禅修營”,是在法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七天密集禅修訓練。通過禅修,幫助學員初步開發覺知力,培養佛教止觀基礎,並學習怎樣把正念運用到生活中。禅修期間,除了必要的提問,要求學員保持禁語。

  四、菩提靜修營

  菩提靜修營是西園寺一年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弘法活動,于每年十一假期期間舉辦。靜修營依據濟群法師提出的修學佛法的五大要素——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來展開活動。其目的是使來自全國各地的營員們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和掌握學佛的核心和要領。主要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專題講座、皈依共修、叁皈五戒、菩提心戒、小組討論、西園夜話、禅修、行腳等,可謂精彩紛呈。

  五、菩提書院

  菩提書院是近年成立的一所沒有圍牆的佛教學院。其基本理念是: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佛法,走上生命的覺醒之道。書院采取叁級修學的基本模式。初級是以人生佛教爲基礎,以信仰建設爲核心;中級是以道次第爲基礎,以菩提心爲核心;高級是以正見爲基礎,以止觀禅修爲核心。修學方式是個人自修與班級共修相結合,共修主要是在輔導員的引導下,理解法義、分享心得並提出疑問。

  菩提書院以濟群法師提出的“十八字方針”作爲修學的指導思想。即在學習態度上要做到真誠、認真、老實;在學習方法上要做到理解、接受、運用;在學習效果上要通過觀念、心態、品質叁個方面來進行檢驗。

  六、戒幢論壇

  戒幢論壇的宗旨是:立足佛教正見,反思佛教傳統,共商發展方向,建設當代佛教。戒幢論壇不僅關注佛教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也很重視佛教與其他學科,尤其是與現代心理學的交流與互動。戒幢論壇所研討的主題有:佛法修學體系建設、唯識教觀及當代弘揚佛法與心理治療等。

  七、心靈慈善

  1.觀世音心理疏導熱線

  當今社會,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各種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卻日益突出。蘇州西園寺觀世音心理疏導熱線,于2008年6月正式面向社會開通。四年來共接聽咨詢電話超過數千人次。咨詢方式除了電話咨詢,還有面談咨詢。問題包括佛法修學相關問題、人際交往、親子關系、婚姻情感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心理、精神問題。除此之外,還參與了數起自殺危機幹預、創傷後應激障礙處理,禅修偏差糾治等特殊案例。

  2.西園義工參與民事糾紛調解

  應當地派出所的要求,西園弘法部義工們還參與了各種民事糾紛調解工作。他們本著無私奉獻的慈悲精神,將佛法的人生智慧貫穿在日常接待和調解工作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義工們的積極參與,一方面大大節省了派出所的人力和時間,另一方面還發揮了佛教信衆在解決矛盾和沖突中特有的作用。

  八、多媒體弘法

  1.書刊、音像發行

  戒幢佛學研究所出版發行的書刊種類衆多,包括人生佛教系列、修學引導系列、戒幢佛學系列等系列叢書,分別適合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和修學。《人世間》雜志以其主題鮮明、設計精美而受到好評。此外,由濟群法師主講的各種音像資料也成爲傳播佛法的重要媒介。

  2.網絡弘法

  “戒幢佛學教育網”是國內較早創辦的佛教網站之一,在西園寺對外弘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濟群主頁”、“西園論壇”等內容豐富,備受關注。此外,濟群法師的博客及微博,點擊率和轉載率都很高,已成爲另一個傳播和弘揚佛法的重要網絡途徑。

  九、其他弘法活動

  1.節假日弘法活動

  近年來,西園寺日益注重在佛教傳統節日中開展相應的弘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法寶結緣等方式,在傳統宗教活動中努力賦予佛法的智慧內涵,積極引導社會大衆和佛教信衆深入了解佛法,樹立正知正見。如在佛誕節和觀音聖誕日,分別舉辦“走近佛陀、認識佛法”和“向觀音菩薩學習”等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

  2.以標語和板報弘法

  走近西園,你會看到在寺院的黃牆上有很多導人向善、弘揚佛法的弘法標語。此外,還有一系列內容豐富、設計精美的弘法板報。這些傳統的弘法方式效果非常好。有時,哪怕是看到一句智慧的話語,都會讓人終身受益,回味無窮。

  3.高校互動與交流等

  與高校等社會團體的互動與交流,也是弘揚佛法的一個重要途徑。每年,西園寺都會接待不少來自高校或其他社會團體的學員們到寺院參訪學習。同時,以濟群法師爲主的西園寺的法師們也經常應邀到各地高校、社會團體演講、對話,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弘法活動。

  以上簡要介紹了蘇州西園寺開展的主要弘法活動及相關內容。弘揚佛法,是全體佛教界乃至每個佛教徒的共同責任和光榮使命。每個寺院和佛教團體,都可以探索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弘法模式,積極開展適應社會需要的弘法活動。每一個佛弟子,也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傳播、弘揚佛法。

  (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