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籍《調疾飲食辯》中的因果報應事迹
《淨土》2012年第5期
作者:黃遠良
因果報應之事多見于佛教經典或其他文人的筆記,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等,或散落在史書典籍裏,如《曆史感應統紀》。然醫書古籍也不乏有關因果報應事迹的記載,但醫籍汗牛充棟,若非醫學專業,一般人亦難窺其全貌,更何況深入其中。古代儒與醫不分,醫家大多是儒家科班,如李時珍舉子業不就,于是棄文從醫;元代的朱丹溪,亦是致力于科舉,後感其師及母親沈疴未起,所謂“感往昔之沈淪,傷橫夭之莫救”,于是焚書學醫。所以醫家心懷“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的抱負,“不爲良相便爲良醫”的濟世情懷,這不僅對當今醫患關系有所借鑒,對學佛行人亦有所裨益。因果報應,不僅佛教所提倡,而且醫家也注重因果。誠如印光法師所雲“因果二字,遍攝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罄無不盡。蓋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廢也。其在儒書,早垂明訓。”
學生在閱古籍醫書之余,常見有因果報應之事,載錄其中。以下因果事迹出自珍本醫籍,清代醫家章穆所編撰的《調疾飲食辯》,此書是作者一生豐富的臨症經驗和廣博的文獻及見聞事迹的總結。作者極爲重視飲食與人體健康,疾病治療的關系,認爲“飲食得宜,足爲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爲仇”。可見飲食是否得當,直接關系人們的健康,而當今食品安全也讓人擔憂,素食無疑在預防疾病中産生重要作用。以下是節選《調疾飲食辯》中有關因果報應之事,以飨讀者,不僅開闊視野,而且明白因果之不虛。
一
吾鄉有善火槍者,百發百中。年五十余,病谵語,自雲:有千百鳥啄其頭目,胸背,又有千百獸噆其胫股,陰囊。呼號痛楚,晝夜不休,至十余日,九竅流血而死。
白話譯文:我的家鄉江西鄱陽(今江西波陽),有一善于用火槍打獵的人,百發百中。他五十多歲患熱病時,神識不清,喃喃自語地說有千百只鳥啄他的頭、眼睛和胸背,又有很多野獸撕咬他的大腿和下體。痛苦嗥叫,日夜不停。這種痛苦持續十多天,直到九竅流血(類似于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死。
二
鄰邑萬年王姓者,善火槍,無虛發。一日攜槍擊飛鳥,槍喑不鳴,火繩亦滅。遙見隔隴有人工作,就與語,倚槍于肩,槍忽轟然一發,槍子從右耳根入左腦,出入處孔僅如錐,出處擊去腦骨一片,大如盞。其人倒地,抓搔泥土至成坑坎,手爪爬至見骨,墮落數枚,亦不自知。血流鬥許,閱數十刻乃死。槍子中人,如遇霹雳,聲發即死,不能移一步,不能出一聲。此獨可延數十刻之久者,蓋其生平快意于鉛子者甚多,鬼神故遲其死,使備嘗此中之況味也。
白話譯文:鄰縣萬年縣有個叫王的獵人,善于用火槍捕獵,彈無虛發。一天他攜帶火槍去打獵捕鳥,開槍時,火槍沒響,且導火線也熄滅了。遠遠看到農田裏有人在耕作,就走過去跟他聊天,並把火槍靠在肩膀上,突然火槍嘣的一響,子彈經右耳進入左腦,子彈的入口處就像錐形一樣,而出口處卻掀去顱骨一片,如小杯子的大小。應聲倒下,痛苦中,手不停挖抓泥土,直至成坑,徒手挖到都可以見到指骨,脫落幾根指骨關節,也似乎不知道。流血盈鬥,如此折磨了大約半天,最終痛苦地死去。子彈打中人,就如同雷鳴閃電,應聲即死,被打中的人不可能走動一步,也不可能發出半點聲音。而王獵人,卻拖延半天之久,他生平喜歡用火槍肆意獵殺動物,死在他槍下的動物很多,所以鬼神有意讓他遲遲死去,是讓他感受其中的痛苦罷了。
叁
數十年前,有善設機械獲禽獸者。一日見墓間有獸穴,設套筒于穴口。初更往視,套筒已發,被野獸拖入穴內,乃臥地入手牽之。不意穴內有人執其手向內曳,手冷如冰,其人急向外曳,極力不能出,同伴者助之始出。燭之,自指至臂黑如煙煤,一臂遂庭。久之雙臂俱廢,終身不複能設機械矣。
白話譯文:數十年前,有個善于設置機關捕獲動物的人。一天,他發現墳墓中間有個動物的巢穴,于是在穴口設置一個套筒。沒隔多久就去看看,發現套筒已經打開,並被野獸拽入洞穴裏面去,于是趴在地上用手拽它出來,沒想到,洞穴裏好像有人拉他的手向裏拽,而拽他的那手卻如冰一樣的冷,他急得向外縮回,費很大的力氣也不能擺脫,同行的人一起幫他,才把手拉出來。用火燭照看,從手指到臂這段黑如煙熏,這只胳膊不能動了。不久,雙臂都殘廢了,終身再也不能設置機關器械了。
四
叁十年前,群城石灰牆圮數丈,壓死五人。其叁人不知誰何,二人者予所素識,蓋善設機械獲鳥獸之人也。此牆亦天之機械也,彼適遇之。漆園之戒,信矣夫。
白話譯文:叁十年前,縣城裏數丈高的石灰牆倒塌,壓死了五個人。其中叁個人不知道是誰,而有兩個人是我平時認識的,他倆都是善于設置機關器械捕獲鳥獸的人。這石灰牆大概也是上天設的機關吧,正好被他們倆遇上。莊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告誡,確實是很對啊。
五
近世江上有得名龜,畜置之,家因大富。欲遣去,人教殺之勿遣,遣之破人家。龜見夢曰:送我水中,無殺我也。其家終殺之。殺之後,身死,家不利。又雲:宋元王時,漁者得神龜,龜見夢元王求脫,王召博士衛平,告以夢,平與王反複數千言,勸王留神龜。其後戰勝攻取,莫如元王。元王之時,衛平相宋,宋國最強。
白話譯文:近年,有人在江上捕得好龜,就畜養起來,家裏于是漸漸富裕。這人想把龜放走,但卻有人教唆殺了龜不要放走,還說放走龜會導致家業破敗。龜托夢給這人,請求他說:“把我送到水裏,不要殺我”。然而,這家人最終還是把龜殺了。殺了這龜之後,這人死了,家道也衰落下去。又曾在史書上看到:春秋時宋國元王執政的時候,有漁民捕得一只龜,龜托夢給元王,請求他施救。元王召見博士衛平,把這個夢告訴給他,衛平和元王談論很久,衛平勸元王救助這只龜。這以後,元王在戰爭中屢屢獲勝。元王在位的時候,衛平輔助宋國,使宋國成爲最強盛的國家。
六
舊傳殺鼈者,其禍必滅門,驗之吾鄉數處,信然。積善之家,諒不遇此,然食鼈者當知之。幹道中,昆山有老叟夢大舟內無數缧绁罪人哀呼求救。次日啓戶,堤下果有泊舟,視之,皆鼈也。問其值,索錢叁萬,如數與之,盡放諸河。夜複夢數百披甲人列拜門外,謝再生恩。且曰:令翁一生無疾,壽終升天,子孫大富。五世後如其言。又聞數十年前,吾鄉有嚴翁者,素稱好善。一夕夢綠衫白裙女孩子,拜床下求救。明日鄰翁得大鼈招翁飲,翁至其家,鼈尚未烹,向翁延勁點頭,翁恍疑昨夢,贖而縱之,遂終身不食鼈。今其子孫數十人,皆不食,尚雲乃繁盛,書香奕葉也。
白話譯文:舊時有殺鼈人會遭遇滅門的說法,這話在我的故鄉有多次驗證,事實確實是這樣。行善積德的人,大概不會遇到這種情況,然而食鼈的人應當知道這個道理。在南宋乾道年間,昆山有個老人夢見大船內有很多被捆綁的罪犯在哀哭求救。第二天,打開窗戶一看,江堤下果然停泊著一艘船,仔細一看,都是鼈。問漁民值多少錢,漁民開價叁萬錢,于是如數給他,把鼈全部放生在江河裏。夜裏又夢到幾百人身披盔甲列隊在門外拜謝,感謝老人的再生之恩。並且說:“您老人家一生無病,世壽終後將升天上,子孫大富。”應驗了夢中的話,這老人家五代子孫都大富。又聽說,數十年前,我鄉有位姓嚴的長者,以行善樂施而著稱。一晚夢見一穿綠衫白裙的女孩子跪拜在床下,請求幫助。第二天鄰居一老人得到一只大鼈,招呼嚴長者一同亨食,嚴長者到他家,鼈尚未烹煮,鼈看到嚴翁就伸頸向他使勁點頭,嚴翁恍然大悟,想到昨晚做的夢,于是贖買了這只鼈並放了它,並且終身不再吃鼈。現在嚴翁的子孫幾十個,都不吃鼈,仍然人丁興旺,書香門第。
七
鄰邑都昌江姓村,地濱彭蠡,乾隆辛亥夏,見大黃鼋浮遊稻田淺水,群以火器擊斃。村中男婦食者百十人,皆患黃汗症,以常法治之者不愈,死者五人,其余皆委頓數月,老弱者至連年始愈。戒之戒之。
白話譯文:鄰縣都昌縣有個江姓人的村子,地處彭蠡湖旁邊,乾隆朝辛亥年的夏天,村民見到一只黃色的大鼈遊到稻田的淺水地方,于是大夥拿火器把鼈殺死。村裏吃鼈肉的男女一百一十人,都患黃汗症(汗出色黃沾衣,由于濕熱內蘊,營衛不固),用常法治療都不能痊愈,還死了五人,其他人都拖延好幾個月才痊愈,年老體弱的人拖延一年多才痊愈。警惕!警惕!
作者感慨說:“不宜恣肆,以口腹結冤家也。”“冤家二字,非杏林摭拾外氏迂談。醫家本有來生對報之訓。仁愛之人,自不以爲河漢也。”作者認爲人不應貪圖口腹滋味,而結下冤家之仇,冤家兩字,並不是中醫學界借用其他學說的迂腐之說,在醫家裏就有冤冤相報之說,具有仁德愛心的人,不應該把善惡報應之說和醫學保健道理截然分開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