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願加被的對象是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中的一切菩薩衆。這也是以光明遍照十方爲根本,攝化無量無邊世界裏的菩薩。
那麼以什麼因緣能得到佛力加被呢?就是“聞信名號”,指菩薩們聞到彌陀名號時,真正信到自己心裏去了。有這個內涵,就能得到彌陀願海的加被。
這樣以佛力加被能得到什麼利益呢?就是壽終之後常修梵行,直到成佛。既然說了“壽終”,就是指對來世的加持。修行人都很怕死後經過投胎,心又迷掉了,又從菩提道中退墮下來。所以彌陀悲願對十方的菩薩做多生累世的加持。能和這一願相應,就能做到生生世世常修梵行。
“梵行”有二種解釋:一是指遠離愛欲的行爲;二是指能證到涅槃的修行。《法華嘉祥疏》裏說,有人講一切戒都叫梵行,又有人特別說到守持離欲的戒稱爲梵行。所以《大品經》裏說:“淫欲障礙生梵天,何況菩提?”色界的梵天很清淨,沒有愛欲。怎麼生梵天呢?基本條件是遠離淫欲。如果不能遠離淫欲,就生不了梵天,何況成就無上菩提?以這個原因,把離欲的行爲稱爲梵行。其次,“梵”是涅槃的意思,這是更深的解釋,指根本*輪大涅槃;“行”是指能證到大涅槃的修行。本願講的“梵行”兼具這兩個意思。
總而言之,無邊的虛空界裏無論哪個世界的有緣菩薩聞到阿彌陀佛名號,心裏真正信受了這句佛號而且持念,就會得到彌陀悲願的護念,縱然命終沒有生到極樂世界,也能在來世常修梵行,直到成佛。
所以,我們平時能至誠懇切地念佛,念到跟佛相應,在遇到有違緣的時候,佛會來加持我們。比如有時候心生邪念、生起煩惱、或者想造惡業時,會忽然間良心發現而停止下來。這都是佛護念的結果。或者有時起魔障不想修行、想還俗、要破戒等,這時很危險,如果平時有至誠念佛、和佛心感通,就會得佛力加被,而不遠離梵行。
第叁十七、歸依感動天人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的願意是:法藏菩薩見到很多國土中的行者修菩薩行時,需要環境的保護和支持。如果受到很多人的反對、歧視或輕毀,心裏會受不了而退失修行。因此發起悲願說:若我成佛,十方世界無論誰聞到我的名號,能以歡喜心歸依我,一切人天都會敬禮擁護他,使他增長功德,而能順利完成佛道。
宋譯經文裏說:“所有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等佛刹,一切菩薩聞我名號,五體投地,禮拜歸命,複得天上人間一切有情尊重恭敬,親近侍奉,增益功德,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從這段文看出,至誠禮拜、歸命阿彌陀佛,就得到佛願力加被,使一切人天都對自己恭敬和尊重,願意親近、侍奉自己。所以,彌陀願海有極大的轉化人心的力量,只要行者至誠地歸依阿彌陀佛,就能招來佛的力量,使自己人生中的各種人際關系都潛移默化,人們會開始擁護、愛戴自己。
接著剖析本願的願文:
“十方無量佛刹中的諸天人民”,指彌陀願海普遍加被到十方世界的一切人天。無論哪個世界的人,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恭敬歸依的心,就得到佛願力加被,而使他的人際關系往好的方面轉化。從“聞我名字”到“修菩薩行”之間,是列出得到本願加被的條件,總共有四點:(一)聞信佛名;(二)五體投地,恭敬頂禮;(叁)歡喜信樂;(四)修菩薩行。做到這四點的效果是:得到人天一切有情的恭敬。宋譯的經文還講到:一切人天有情親近侍奉、使自己增益功德、最終成就無上菩提的利益。
“聞我名字”是指聞到彌陀名號時,心裏真正信受了,這是歸依阿彌陀佛的正因。接下來,“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這四句是歸依阿彌陀佛的行動表示。就是說,如果你真正對阿彌陀佛生了很深的信心,就一定會竭盡自己的誠心,五體投地,禮拜佛的雙足,會發出極爲恭敬的行爲,而且你一定會有“歡喜信樂”的心情。會這樣想:現在我已經知道彌陀願海圓滿成就了,有使凡夫一往生就頓時解脫生死、登入不退轉地,從此顯現極廣大功德而能速疾成佛的極大力量,所以現在依靠彌陀願海的加被,一定能解脫和成佛。這樣想了之後,心裏歡喜信樂。確實,這是極其幸運的事,無量劫以來因爲沒有得到這個機會,所以一直輪回,現在終于遇到了彌陀願海,憑著信願持名就能生到功德極殊勝的淨土,所以特別歡喜、特別向往。
接下來會有“修菩薩行”的行動,總的是指修持六度萬行,特別是指修持淨土五念門。也就是會緊密地結合在彌陀願海上,以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這五門,來完成一切自利、利他的修行。整個成佛之道都統歸在“以彌陀願海爲最大增上緣”這個要點上。能夠這樣隨順彌陀願海而修行,實際上已經踏上了速疾成佛的大道。
整個彌陀願海就是攝受有信心的人,爲他充當圓成佛道的極大增上緣。只要行者發出最大的願心,以隨順四十八願作爲成佛的無上方便,對其中的每一條願都力求達到所要求的條件,這樣整個成佛之道就完全攝在裏面,所謂的自力、他力合修的重點也全在裏面,實現普賢行願的重點也全在裏面。這是以彌陀願海作爲起修的因,是以阿彌陀佛累劫修行的成果作爲因地自心所依止處,所謂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依止彌陀願海是極深、極殊勝的方便,能夠依本願如法地修學,一定會成爲尊貴身。從心的狀況衡量,世俗的人念念貪嗔癡,而淨土行者的心念念阿彌陀佛,當然是極尊貴了。所以,諸天世人無不歸投敬禮。
下面再以經教證明這一點:
《般舟經》裏說:“持此叁昧者,爲諸天龍神,皆共贊譽、擁護、瞻視、敬仰,思欲相見。”(持般舟叁昧(念佛叁昧)的人,天龍鬼神都贊歎他、擁護他、瞻視他、敬仰他,都很想親近他、見到他。)宋譯的經文是:“一切有情尊重恭敬,親近侍奉。”也明顯看出,只要至誠皈依阿彌陀佛,如法修行,就會以佛的尊貴而使自己變得尊貴。真正對阿彌陀佛生了信心和歡喜心,下至恭恭敬敬地對佛合掌、頂禮一次,就已經勝過了用無數財寶作供養的福德。所以我們這次遇到了彌陀願海法門,要像遇到了無上如意寶那樣歡喜,可以說這是我們一生中極其幸運的事!只要我們一心一意地歸投彌陀願海,力求和願海相應,就會使一切變得順利起來,就能逐漸增長功德,最終成就菩提。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裏說到,只要堅持以信心持念佛名、歸依佛,就會得到護念增上緣。不但是世間的人天,連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等無數菩薩衆都會來護持你,諸佛菩薩都會致敬、擁護、愛念。
《觀念法門》依據經意這樣說到:“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以至誠心常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兩位菩薩的人,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如影隨形般地常常在他身邊保護他。又說:“但有專念阿彌陀佛衆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這些話說得很肯定,誰專念阿彌陀佛,佛光就常常照著他,攝受、保護他而不舍離。只要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時時沐浴在佛光中,一生會很順利、平安,而且臨終決定往生。如果有人在七天七夜裏,乃至盡這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人常常得到六方恒沙諸佛的共同護念。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叁十)》全文閱讀結束。